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坐落于古都南京玄武湖畔,前身為中國地理研究所,于1940年8月在重慶北碚建立,是中國地理學的搖籃。1988年1月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培養點之一。
本所具有湖泊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流域地理學重點實驗室、湖泊生態與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區域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湖泊流域數據集成與模擬中心;有6個招生專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專業型碩士)、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型碩士)。
為推進中科院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中科院與全國高等院校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引導和激發大學生從事科研的興趣和熱情,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將舉行第七屆大學生地理與湖泊夏令營,活動期間,將邀請相關領域著名學者開設專題講座、前沿報告;開展科考和參觀歷史文化遺跡等多項活動。在營期間,同學們不僅有機會更深入的了解地理學以及環境科學等研究領域,也能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求學之路。以下是相關事宜:
一、活動時間
時間擬定于2019年7月7—12日(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二、報名條件
1、地理、環境、生態及相關專業三年級學生(2020屆畢業生);
2、本科期間學習成績優秀,對地理學、湖泊科學有濃厚興趣,有志于科研工作,有較強科研潛力;
3、身心健康,無不良嗜好,無違法違紀受處分記錄;
4、英語達到國家四/六級水平。
三、申請辦法及錄取
1、夏令營實行學生自由申請制。網上報名流程如下:登錄中國科學院夏令營在線申請平臺http://zxsq.ucas.ac.cn/login/index/sc,“承辦夏令營單位”搜索選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并進行信息填報;填寫完成后的申請表無需下載打印,僅供系統審核使用。
2、申請人在填寫網上申請表時需在“備注”欄注明本人感興趣的專業方向, 申請人應在以下四個專業方向中選擇一個(不要多選):
(1)自然地理學(水文與水資源、湖泊沉積與環境演化、湖泊-流域地表過程、資源利用與環境效應);
(2)人文地理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產業發展與布局、土地利用與規劃);
(3)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與專題制圖、環境遙感與應用);
(4)環境科學與工程(湖泊生物與生態學、湖泊環境化學、湖泊生態環境工程)。
夏令營個別活動環節按照上述4個專業方向分組進行。未選擇感興趣專業方向的申請人原則上不予錄取。
3、網上報名截止日期為即日起至6月10日。
4、經專家委員會審定夏令營錄取名單,6月15日后申請者登錄報名系統,查詢錄取結果并須在6月18日前選擇確定是否同意參加夏令營,超過時限將視為自動放棄。我所不再電話通知錄取結果。
四、材料提交
1).網報系統生成的《中國科學院大學2019年大學生夏令營申請表》一份(須本人簽字,加蓋所在學院公章);
2).本科成績單和專業排名證明(需加蓋教務處或院系公章);
3).英語四/六級成績單復印件;
4). 班主任、輔導員或任課老師推薦信(見附件);
5).其他證明材料(包括已發表論文或出版物復印件、各類獎勵證書復印件等)。
建議使用透明文件夾整理材料,并按照上述順序進行排列。較厚的論文及出版物復印件可單獨成冊,附于提交材料后面。
以上紙質申請材料,請營員按順序排列好,在入營報到時現場提交(不用提前寄送)。材料如有不實將取消入營或推免生擬錄取資格。
五、生活管理
1、學生在夏令營期間在寧的食宿由我所提供。為每位學生報銷學校所在地至南京單程硬座火車票(不含動車、高鐵,按普快/特快硬座標準補貼)或直線長途公交車費。市內車費不予報銷。
2、參加夏令營的同學必須遵守南京地理與湖泊所相關規章制度和夏令營的要求與紀律。應按要求全程參加夏令營活動,否則將被取消營員資格,且不能享受營員待遇。
3、要求營員身體健康,患先天疾病、心臟病或哮喘等突發病者不能參加;運動禁忌類疾病患者及患病未康復者不能參加。
4、請勿攜帶金銀首飾等貴重物品入營。
5、夏令營期間學生安全由本人及學籍所在學校負責,夏令營將統一為營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營員報到時與研究所簽署安全協議。
六、夏令營聯系人:顧老師
通訊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北京東路73號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研究生部
郵 編:210008
電 話:025-86882031
傳 真:025-57714759
E-mail:wwgu@niglas.ac.cn
網 址:http://www.niglas.ac.cn
原標題:【夏令營通知】南京地理與湖泊所2019年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報名通知
點擊下載>>>
班主任、輔導員或任課老師推薦書.doc
2019年5月
原文鏈接:http://www.niglas.cas.cn/qt_3/tzgg/201905/t20190514_5294629.html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