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簡介
姓名:蔣建農
工作室:文科樓436
Email:Jjn_1119@163.com
學歷
1978-1982年,河南大學,歷史學學士
1985-1988年,吉林大學,歷史學碩士
履歷
1982.7
|
1985.8
|
鄭州市第十中學
|
教師
|
|
1988.7
|
1995.4
|
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研究組
|
科研
|
助理研究員
|
1995.4
|
1997.11
|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
|
秘書、科研
|
正處級、副研究員
|
1997.11
|
2000.12
|
中共中央辦公廳
|
秘書、科研
|
副巡視員、研究員
|
2000.12
|
2009.10
|
求是雜志社辦公室、紅旗出版社
|
行政、科研
|
副主任、社長、研究員
|
2004.2
|
2006.2
|
中共撫州市委
|
掛職
|
副書記
|
2009.10
|
2016.12
|
中央黨史研究室辦公廳、第一研究部
|
行政、科研
|
副主任、主任、研究員
|
2017.1
|
至今
|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教學 科研
|
特聘研究員
|
任教課程
本科生:史學概論
碩士生:中國現代史史料學 長征改變中國
博士生:毛澤東與中國共產黨
學術榮譽
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中央宣傳部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萬人計劃)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
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國家人社部
1991年《毛澤東》,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榮譽獎
1992年《新版〈毛澤東選集〉大辭典》山西省人民政府,特別獎
1993年《毛澤東研究事典》中國圖書獎,一等獎
1998年《長征畫典》中國圖書獎,一等獎
兼職: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
中華口述史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中共黨史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現代史學會常務理事
毛澤東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理事
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學術委員會委員
論著目錄
①專著:
1、《走近毛澤東》,與曹志為合著,第一署名,10萬字,團結出版社1990年初版,中共黨史出版社2003年出版修訂本,30萬字;
2、《毛澤東》,與吳正裕合著,15萬字,承擔其中1937~1976年約11萬字的撰稿任務,收入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黨史人物傳》第50卷,1991年獲全國黨史人物研究榮譽獎,彭明教授稱其為“中國人寫的第一本《毛澤東傳》”;
3、《毛澤東》,與吳正裕合著,3萬6千字,新華出版社1993年出版,蘇雙碧主編中國革命史小叢書之一;
4、《毛澤東》,45萬字,獨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2009年紅旗出版社以《毛澤東傳》書名出版增訂本,50萬字);
5、《長征途中的毛澤東》,與鄭廣瑾合著(第一署名),23萬字,1992年出版,(1996年出版的修訂本為25萬字,2006年出版的增訂本為31萬字,系國家新聞出版署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百種重點圖書),紅旗出版社;
6、《毛澤東著作版本編年紀事》(合著,第一署名),全書360萬字,撰寫其中的80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2013年出版修訂本);
7、《知識分子與當代中國社會》,與唐洲燕合著(第一署名),25萬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8、《毛澤東外交生涯第一幕》,與王宏斌合著(第一署名),24萬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毛澤東家世》,與張民、唐洲雁等合著(共用筆名:李湘文),中國城市社會經濟出版社1989年版(199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增訂本,30萬字,另香港南粵出版公司出版有繁體字本);
10、《當代中國統戰思想史》,與肖杰合著(第一署名),26萬5千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國家“八五”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國家“九五”重點出版項目。人民大學李良志教授在《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資助項目最終研究成果專家鑒定意見》中認為此書“既闡述了我國統戰理論與馬列統戰理論的繼承關系、社會主義時期統戰理論與民主革命時期統戰理論的繼承關系,又闡述建國后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社會主義統一戰線和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不同特點,總結了各階段的歷史經驗。”在1999年11月23日河南大學出版社與《光明日報》理論部聯合召開的“《當代中國思想史》叢書座談會”上,與會的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程中原認為,“‘統戰思想史’系統總結了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到江澤民三代領導核心在這方面的豐富實踐和理論創造,把歷史的繼承和現實的發展很好地結合起來,很有中國特色”(見1999年12月24日《光明日報》);
11、《斯諾與中國》,20萬字,黑龍江出版社1993年版;
12、《情系毛澤東》(論文集),25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13、《長征改變中國》,20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4、《我愛中國共產黨》(通俗讀物),全書約5萬字,2001年團結出版社出版,被團中央評為紀念建黨八十周年“十佳優秀青年讀物”
②主編或副主編及參加編著的部分書籍:
1、《當代中國政治大事典》,副主編、組織機構卷主編,180萬字,吉林文史出版社;
2、《四十年國是反思叢書》,副主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3、《鄧小平著作學習大辭典》,副主編,280萬字,山西人民出版社;
4、《中國共產黨建設全書·光輝歷程卷》,副主編,150萬字,山西人民出版社等;
5、《中國共產黨黨史鏡鑒》,常務主編之一,全書共350萬字,紅旗出版社出版;
6、《解放軍將帥圖集》,主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7、《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畫冊》,主編,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8、《長征畫典》,主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獲1998年度中國圖書獎一等獎;
9、《影響二十世紀中國的十種社會思潮》,主編,25萬字,陜西人民出版社;
10、《毛澤東全書》,主編,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600萬字。1998年12月24日,《光明日報》理論部召開“《毛澤東全書》出版座談會”,廖蓋隆、彭明、莊福齡、張靜如、田居儉、汪裕堯等專家出席,給予此書以好評(見1999年1月15日《光明日報》);
11、《毛周劉朱鄧陳著作大辭典》,常務副主編,360萬字,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江澤民題寫書名;
12、《李力安新時期黨建論稿》和《李力安傳略》編輯、撰稿,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實錄》10卷本,主編之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14、《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年出版,任編輯部主任(該學術研討會組委會的辦公室主任)。
15、《巾幗紅軍憶長征》主編,中共黨史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上下冊;
16《毛澤東研究事典》,副主編,400萬字,河北人民出版社,獲1993年度中國圖書獎一等獎;
17、《世紀偉人——毛澤東》,主編,150萬字,紅旗出版社1993年出版,2001年出版增訂本;
18、《緬懷毛澤東》,副主編,95萬字,中央文獻出版社;
19、《新版〈毛澤東選集〉大辭典》,主編,230萬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版,1993年修訂版,獲1992年晉版圖書特等獎和山西省政府獎,李先念、王震、聶榮臻、薄一波、宋任窮等題詞;
20、《毛澤東畫典》,主編,吉林文史出版社·香港大公報出版股份公司出版;
21、《毛澤東與我》套書(六種),編輯部主任,共140萬字,并擔任其中《我與毛澤東的交往》和《在毛澤東身邊》兩書的執行編輯,山西人民出版社;
22、《馬恩列斯毛著作大辭典》,常務副主編,1140萬字,1991年長春出版社,陳云題詞;
23、《二十世紀中國掠影》套書(六種),主編,120萬字,陜西人民出版社;
24、《中國黨派百年風云錄》,副主編,120萬字,參加撰稿并負責1949—1994年內容的擬題、統稿等工作,華文出版社。
此外,還參加過《圖文共和國史記》《中國共產黨通史》(圖文本)《世紀三偉人》《毛澤東年譜》(1893—1949)《毛澤東年譜》(1949—1976)《中國近代社會思潮》《中國統一戰線大事紀事本末》《中國政黨要人物傳》《現代中國政要人物傳略》《毛澤東的情趣》《毛澤東畫冊》等幾十種書籍的撰稿和編寫
③期刊論文
1、《蘇區企業管理體系述略》《江西社會科學》1988年第2期;
2、《黨對蘇區私營企業政策之初探》《黨史縱橫》1988年第3期;
3、《黨領導下的早期工會組織體系的發展與完善》《黨史縱橫》1991年第3期;
4、《紅軍長征的最早記錄〈隨軍西行見聞錄〉》《黨史縱橫》1995年第12期;
5、《鄧小平理論與國史研究》《光明日報》1999年9月17日(《新華文摘》1999年第12期全文轉載);
6、《國史研究的世紀工程——〈當代中國〉叢書及其電子版完成》《當代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4期;
7、《股份合作制的性質與發展方向》《學術界》2001年第1期;
8、《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勝利的力量源泉——“三個代表”思想的歷史考察》《史志研究》2001年第3期;
9、《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建國后發展生產力與變革生產關系的歷史考察》《前線》網絡版2002年第7期;
10、《全面準確地理解江澤民關于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黨建理論》《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2年第3期;
11、《為困難群體謀利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02年4月13日《光明日報》發表;
12、《斯諾1936年的陜北之行及其著作的流傳》《黨史博覽》2003年第11期;
13、《創造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新境界——黨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產力理論的發展歷程》《紅旗文稿》2003年第13期;
14、《張靜如與毛澤東思想研究——讀〈靜如文存〉》,收入《張靜如學術與教育思想研究》,北師大出版社2003年出版。
15、《求真務實的一個重要條件》《新東方》2004年第4期;
16、《偉人鄧小平留在撫州的足跡》《黨史文苑》2004年第11期;
17、《關于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黨建工作》《謀略》2004年第12期。
18、《臨川文化古今談》(2005年中國現代史學會年會論文),收入《中國文化現代化道路的探索》,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19、《撫州在中央蘇區的地位和影響》《黨史文苑》2006年第7期;
20、《文明村鎮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紅旗文稿》2006年第13期(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21、《長征路上的七次會師》《紅旗畫刊》2006年第10期;
22、《長征——中國革命事業的偉大轉折點》《人民日報》2006年10月16日;
23、《長征——團結勝利的戰歌》《光明日報》2006年11月6日;
24、《遵義會議后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史學月刊》2007年第1期。
25、《長征途中石廂子會議的重要歷史地位》,2013年第1期《軍事史林》;
26、《中國革命中心的北移與陜甘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戰略地位》《黨的文獻》2013年第4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和中共甘肅省委“南梁精神研討會”主旨發言;
27、《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若干問題研究》《中共黨史研究》2013年第12期;
28、《論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與曹子洋同志合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5年第4期;
29、《抗日戰爭只有持久戰才能最后勝利》(與曹子洋同志合著)《深圳特區報》2015年9月1日;
30、《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光明日報》2015年9月17日,被中宣部評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優秀理論文章;
31、《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合作抗戰是中國的制勝法寶》(與曹子洋同志合著)《光明日報》201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學術研討會入選論文;
32、《王明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問題研究》《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5年第6期(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復印);
33、《奪取長征勝利的四個關鍵》《百年潮》2016年第5期,《紅旗文摘》全文轉載;
34、《中國共產黨在長征中浴火重生》《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7月6日;
35、《榜羅鎮會議與長征目的地的最終確定》《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
36、《根據地——長征勝利的彼岸》《黨史博覽》2016年第9期,入選中央文獻研究會舉辦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學術研討會。
37、《通道轉兵:實現遵義會議偉大轉折的開端》《湘潮》2016年第9期,入選湖南省委宣傳部和湖南省黨史研究室主辦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暨通道轉兵學術研討會”;
38、《長征精神昭示新長征路》《瞭望》2016年第39期;
39、《艱苦奮斗攻難關——學習習近平在視察江西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黨史文苑》(學術版)2016年第11期,系2016年9月26日在江西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輔導報告摘要。
40、《長征路上的七次勝利會師》《百年潮》2016年第12期;
41、《長征與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的建立》《軍事史林》2016年第12期,入選國防大學和《光明日報》聯合舉辦的“紀念抗大成立80周年學術研討會”。
42、《大別山紅旗不倒與大別山精神永放光芒》《大別山干部學院學報》2016年第3期,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扶貧規劃啟動大會主報告;
43、《雨花英烈精神昭示中華民族復興路》《世紀風采》2017年第2期,2016雨花精神研討會主旨發言;
44、《關于深化蘇區史研究的幾個問題》《蘇區研究》2017年第2期,第四節湘鄂贛論壇主旨發言。
45、《關于事業單位黨員民主權力的保障》《中華魂》2010年第7期;
46、《一部不被關注的抗戰史書——《抗戰文選》及其他》《團結報》2017年7月6日,獨著,搜狐網、近代中國研究網、中國新聞網等20余家網站全文轉發;
47、《中共是奪取全民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中學歷史教學》2017年第11期,獨著;
48、《廣州起義的歷史意義》《光明日報》2018年1月3日第11版;
49、《廣州起義的歷史地位》《團結報》2018年1月11日,獨著;
50、《歷史轉折時期的英雄壯舉——廣州起義歷史地位芻議》《紅廣角》2018年第1期,入選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廣東省黨史研究室和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等主辦的紀念廣州起義90周年學術研討會,并作大會發言;
51、《蘇區肅反擴大化問題之我見》,《史學月刊》2018年第4期,15000字。被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部《科研學術動態》2017年第14期(3月4日)全文刊發。該文入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與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7年11月3-6日召開的“中共革命的理念、行動及特征國際學術研討會”。
52、《大革命時期的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史學集刊》1988年第3期;
53、《鄧演達平民革命理論研究》《中共黨史研究》1989年第3期,碩士畢業論文;
54、《簡論國難會議》《民國檔案》1989年第3期;
55《誰是福建事變的政治領導——兼與呂乃澄同志商榷》,《黨史研究與教學》1989年第4期;
56、《空想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產生與幻滅》《黃淮學刊》1990年第2期;
57《從孫中山到鄧演達——平均地權學說的歷史發展》《史學月刊》1990年第6期;
58、《鄧演達關于軍隊政治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廣東黨史研究》1991年第2期;
59、《神州國光社與十九路軍》《史學月刊》1992年第3期;
60、《工讀主義的興衰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史學集刊》1995年第1期(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61、《關于新中國外交方針的幾外問題》《當代中國史研究》1996年第2期(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62、《關于當前統一戰線理論研究的幾個問題》《學習·研究·參考》1999年第7期;
63、《陳銘樞與神州國光社》《百年潮》2002年第5期;
64、《鄧演達與毛澤東關于農民問題理論比較研究》《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8年第2期,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18年第8期全文復印。入選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部、湖北省黨史研究室等單位舉辦的“聚焦1927:中共中央在武漢學術研討會”,并作大會發言。
65《斯諾與毛澤東》《爭鳴》1990年第4期;
66、《毛澤東關于富農政策的理論》《毛澤東思想研究》1993年第3期,系本科畢業論文的一部分;
67、《共和國第一任國家主席——毛澤東》,入選《人民日報》“共和國第一征文”,編入《共和國的記憶》一書;
68、《毛澤東外交生涯的開端》《黨的文獻》1994年第5期;
69、《毛澤東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獨特貢獻》《史學月刊》1995年第1期(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70《毛澤東的對外開放思想及其歷史局限》《信陽師院學報》1995年第1期;
71、《毛澤東的開放觀與鄧小平的創造性發展》《中共黨史研究》1995年第3期(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72、《遵義會議后毛澤東重建革命根據地的偉大實踐》《黨的文獻》1996年第5期(紀念遵義會議60周年學術討論會入選論文,并被收入該討論會論文集);
73、《毛澤東、共產國際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共黨史資料》第72期;
74、《毛澤東最后的日子》《黨史博覽》1999年第2期;
75、《抗戰時期毛澤東外交活動研究》2002年第2期《史志研究》;
76、《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2006年第6期《新東方》;
77、《口述史料——毛澤東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2009年第7期《博覽群書》;
78、《毛澤東——社會主義中國的奠基人》,2009年第12期《中共黨史研究》,入選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與新中國學術研討會”;
79、《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相互關系的根本指針》《中共黨史研究》2013年第4期;
80、《毛澤東與共產國際關于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之比較研究》《中共黨史研究》2013年第12期,中央黨史研究室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入選論文;
81、《一篇關于調查研究的光輝文獻——學習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黨建研究》2013年第12期;
82、《毛澤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貢獻》,2014年第9期《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83、《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領導地位問題研究》,2016年第1期《黨的文獻》,《光明日報》摘要轉載。
84、《毛澤東與中國工農民主專政的創建》《湘潮》2017年第12期,入選紀念茶陵工農兵政府創建90周年學術討論會,并作主旨發言。
85、《獨立自主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開端——大革命失敗之際的毛澤東》《蘇區研究》2018年第一期,井岡山干部學院紀念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學術研討會入選論文。
86、《毛澤東的民族復興觀》《史學月刊》2018年第7期。
科研項目
1、《當代中國思想史》叢書,副主編,共10種,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資助項目最終研究成果專家鑒定組組長彭明教授認為“根據參加鑒定專家的評審意見,此稿似可定為一等”。
2、《大中小學國史教育現狀研究》(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任課題組副組長,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3、《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調研叢書》副主編(因2014年初,該叢書的主編和排名在前的副主編均已退休,實際由我主持),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2014年和2015年已經出版96冊,現仍在進行,預計2018年底出齊,總計約300冊,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2014年7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體學習時,對該叢書予以表揚。
4、《紅軍長征紀實》叢書1100萬字,中央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重點項目,任編輯部主任,實際主持該叢書的編輯,2016年10月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共10卷42冊1600余萬字。
5、《圖說長征》叢書,中央黨史研究室課題,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百種重點圖書,任執行主編,共6冊,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
除上述學術成果外,還曾獨立擔任北京電視臺攝制的九集電視專題片《情系毛澤東》的策劃和撰稿,另參加過中央電視臺《新中國》《百年中國》《長征——為了勝利的彼岸》,以及地方電視臺《黨史上的今天》《鄧小平在撫州》等十幾部電視專題片的撰稿和策劃工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