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在準備考研復試的大四學生,可能會成為我國最后一批公費研究生。
今年2月初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向所有納入國家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學術學位的研究生學費原則上每年碩士生不超過8000元、博士生不超過1萬元,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規定實行收費政策的研究生暫執行原收費政策。
在中部某高校就讀的張瑩因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立志要考研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剛剛出臺的研究生收費政策,讓已背負四年本科助學貸款的她開始打退堂鼓。
她研究了新出臺的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政策,發現只有少數最優秀的學生能享受到這項福利。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今年2月印發的《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中明確,從2012年秋季學期起設立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每年獎勵4.5萬名學生,其中:博士生1萬名,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3萬元;碩士生3.5萬名,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2萬元。然而,數據表明,2012年我國研究生計劃招生總數為58萬余名,僅僅依靠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覆蓋面還不到十分之一。
張瑩的擔憂還在于,理工科與文科、應用型學科與基礎學科的研究生,能夠獲得的補貼數額存在巨大差異。一些專業實用性強、容易申請項目的導師,往往會發給學生不少補貼,但如果報考文科或基礎學科專業,導師自己也沒有經費,更沒錢分給學生。
“期待國家能再出臺一些政策,能讓每一個有夢想讀研的學子沒有后顧之憂。”張瑩說。
政協委員回應:
如何能讓“寒門學子”讀研沒有后顧之憂?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委員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研究生收費本身是一個進步,收費是國際高等教育的通行做法,但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里,必須出臺配套的獎助體系進行支撐。
“不應該由研究生個人來承擔學費,國家的獎助學金必須覆蓋到絕大部分學生,如果覆蓋的范圍太小,這項規定就有問題,在當前條件下,讓太多的研究生自掏腰包讀研究生,是不合適的。”張堯學表示。
在他看來,配套體系不僅包括國家的獎助學金體系,還應該進一步試行由科研經費負擔部分學費的政策,由導師從科研項目中拿出經費來,作為獎學金發給研究生。而對于項目經費較少的文科、基礎學科等,國家應該提供專門的獎學金指標給導師,或由國家、學校另外建立針對這些學科的獎助學金體系。
“收費的真正目的,是把研究生導向到真正的科研上來。”張堯學還認為,研究生收費機制的改革,會起到調整研究生結構的“指揮棒”作用。一些科研經費少或者沒有科研經費的學校和教師,會相應地減少招生數量和招生指標,這樣使得研究生漸漸聚集到科研任務多、任務重的學校,也能提高學生的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一些社會科學學科也會因此而轉向符合社會需要的研究。“因為你立不到項,拿不到錢,就可能被淘汰。”
張堯學委員認為,研究生學費的定價機制也應該市場化,其定價不能是一次性的,而是形成隨著市場的變化而浮動的價格體系,EMBA的收費體系就值得借鑒。現今的高校收費體制,還沿襲著計劃經濟時代的學費、食宿費標準。在他今年的兩個提案中,有一個就是關于高校服務市場化的,“不過,服務要市場化,但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不能市場化。”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