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考研難度有多大?
管理學是考研的熱門學科門類,表現在招生院校數量多,招生總人數多,報考人數多。僅從復試分數線來看,2010年國家線管理學對政治和英語的要求為40分,同經濟學、法律碩士等學科并列第二。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的復試線來看,管理學和法律碩士、經濟學是總分要求最高的幾門學科。綜合而言,準備報考管理學的考生(特別是跨專業的考生)在報考之前一定要有不怕吃苦的決心。但我們并不能一概而論,認為管理學所有學校、所有方向難度都高。從企業管理專業的報錄比排名上看,2008年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報錄比為2.88%,復旦大學為5.80%,西南科技大學為12.07%;2007年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報錄比高大85.37%,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達34.78%。因此在管理學內部考取難度是有很大差別的,需要具體分析。
一般來說,企業管理、行政管理、會計學是典型的考研“高端戰場”,一直以來企業管理、行政管理都能進入報考人數前三甲,會計學也一直能進入十強之列,文化產業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等新開設的方向由于近年報考人數相對較少,如果有嘗試新領域的勇氣,在最近幾年內報考都應該比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熱門專業要容易。
此外,報考難度還與學校類別有關。管理學的報考難度同中國大學研究生院管理學排名比較一致,原因在于報考管理學的考生許多都是基于就業導向的,所以對學校的排名和名氣十分看重,導致院校名聲越大,報考人數越多,而且這些著名大學又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軟件和硬件方面的配置都很出色。難度最大的往往都是“211”老牌名校,其中競爭激烈程度處在第一集團的有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這些學校幾乎各方面來看都具備強勁實力,報考難度之大眾所周知。緊隨其后的是一些重點文科類院校,比如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天津大學。這些學校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具備一定的造詣,管理學實力也水漲船高,而且文科院校辦管理學歷史較長。其次是一些重點理科院校和財經類學校,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這些學校是管理學上新興的一枝力量,最近發展勢頭強勁,能夠吸引到很好的師資。再次就是一些部門院校開辦的管理學專業,比如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等院校開辦的管理學具備很強的部門性,比如中國農業大學在農林經濟與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報考難度。最后就是省屬等地方院校,關鍵就是要通過國家線,一般就能夠錄取,甚至有些學校需要調劑完成錄取任務。
管理學專業研究生就業狀況怎么樣?
根據白皮書提供的研究生就業數據,管理學就業率高達99.12%,管理學在畢業生數量上也名列第二。但從2009年出現的苗頭來看,開始出現管理學就業吃“熱門虧”的現象,吹捧過熱、報考人數過量,會導致人才供大于求,在未來幾年內某些一直被認為很熱門的管理學專業將可能出現就業不景氣的現象。而一些新增專業如文化產業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這類專業可能成為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當然一些新專業對應新領域(比如會展經濟如管理),新領域的發育需要一個過程,就業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需要慎重考慮。
具體來說,工商管理下屬的市場營銷、會計學、企業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就業情況一直不錯,且與商業貿易相聯系,就業比較自由,如果不強求專業對口,就業情況依然不錯。公共管理類專業前些年就業一般,最近幾年有回升,其中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容易找到對口的工作,至于行政管理、教育管理、衛生事業管理考公務員或者尋找相關崗位,對口崗位一般都供大于求。農林經濟管理一直以來不受人待見,可借新農村建設翻身。在未來幾年內,管理學就業出路主要包括:
(1)企業基層管理人員。中國勞動密集型企業大量存在,浙江、福建等地新企業林立,目前內地的二級城市也開始大興工業和第三產業。避開大城市,選擇從基層開始積累經驗是一條很現實的出路,雖說剛上崗待遇水平的確讓人難受,但是大部分有成就的管理者就是從這條路成長起來的。
(2)市場營銷職位。最近幾年,應屆畢業生不少都是找到了與銷售有關的職位,銷售崗位對人才的需求量極大,供需兩旺,成為就業市場上風云崗位。管理學研究生可以從事的崗位有營銷總監、營銷主管、管理培訓生、銷售培訓生等。
(3)公共管理類職業。管理學的所有方向報考公務員都是極其常見的事,除了公務員之外,對口的有一些協會、科教文衛、社會保障、土地農林等事業單位都是管理學專業研究生的一個好去向。
(4)人力資源管理。公司的人員配置、戰略決策、發展規劃都需要得力的人力資源師參與。關鍵崗位有人力資源總監、薪酬經理、招聘經理、培訓經理等。
(5)咨詢類職位。這一類崗位比較適合一些高素質的管理學人才,以及一些符合型人才,比如管理與金融結合、管理與法律結合等知識面廣的人才。
(6)其他的新領域,比如會展管理、文化管理、物流管理都方興未艾,需要未來管理學研究生學子們去自己開拓。
事實上,整個專業就業狀況對每個考生個人的就業情況不起決定作用,起決定作用的是每個學生自己的綜合能力、專業素養以及學習狀況。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