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7年教育學考研改為全國統考以來,教育學這一科目的考試范圍擴展為五門,至少涉及五本厚厚的教材。盡管教育學考研不用考數學,但是,如此廣泛的考試范圍讓廣大考生、尤其是跨專業備考的考生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面對如此繁多的復習內容,教育學考研復習應該從何入手,才能使得自己的復習事半功倍呢?
從容應對教育學考研有兩個關鍵點:
一個是選擇優質的考研復習資料,二是選擇高效的復習方法。
考研出題的依據是考研大綱,因此,為了更加緊密地結合大綱、更加有效地進行復習、節省時間,考研復習的核心材料不應是課本,而應該是各類解析考研大綱的復習資料。然而,市場上各類考研大綱的解析種類繁多,如何在魚龍混雜的各類書籍中選擇出條理清晰、應試性強的輔導用書?
就教育學考研而言,一本好的大綱解析類輔導用書必須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內容編排嚴格按照教育學考研大綱。大綱是考研出題的范圍和依據,大綱解析必須嚴格依照大綱來編排。
二、必須突出知識框架。掌握知識框架是深刻理解知識、輕松把握內容的必要步驟,只有掌握了知識框架,才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從而對知識的整體結構和內在的邏輯關系有一個整體性的鳥瞰。
三、應當突出重點和難點,并給出相應的提示。大綱解析類的輔導用書的作用之一就是將考試大綱中的重點和難點清楚地告訴考生,從而使他們有明確的復習方向。
復習方法因人而異,但是,就教育學的復習而言,有這樣幾點的共有的特征:
一、將每一個考點條分縷析。考研大綱中給出的考點都是概括、籠統的,而考研試卷上總是將籠統的問題加以細化進行測試,因此,考生應該參照相應的復習資料,將復習細化到每一個具體的問題。以教育學原理這一科目第二章“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為例。在“關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觀點”中,考試大綱只是籠統地提到了“生物起源說”、“心里起源說”和“勞動起源說”,并沒有具體講解每個觀點的內涵。因此,考生要將考綱提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化,具體理解每一個觀點的代表人物、主要觀點、優點及其不足。
二、提綱挈領,形成知識框架。很多備考教育學的考生在復習時都有這樣的感受:一打開書本,就覺得自己什么知識都熟悉、都理解;但是一合上書,就什么知識都回憶不起來了。這是由于考生在復習的時候過于注重復習具體的知識內容,而忽略了整體知識框架的構建。只有構建起知識框架并且進行有意識地記憶,才能在腦海中形成整體知識的框架圖。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