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把志愿服務作為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著眼于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目標,從組織方式、活動內容、評價體系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志愿服務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有效覆蓋面,使廣大青年在志愿服務實踐中理解國情、奉獻社會、服務人民。
樹立互聯網思維,完善信息化志愿服務體系,提升組織育人凝聚力。加強規劃設計,以信息化為手段,優化運行機制,利用“互聯網+”發揮共青團組織化動員優勢,推動志愿服務體系升級換代。依托新媒體平臺,借助學校“E江南”信息系統,開發“第二課堂成績單”志愿服務平臺,構建團組織和廣大青年學生直接聯系的網絡組織體系,引導團員青年注冊成為青年志愿者,2018年新增注冊志愿者5381名。全校近兩萬名志愿者組建1500余支志愿服務隊,赴全國各地開展志愿服務。全年為馬拉松等23場大型賽會活動提供志愿服務6156人次,獻血1174人次。
探索項目制模式,培育專業化志愿服務隊伍,彰顯實踐育人影響力。以崗位化為基礎,以專業化為目標,主動應對志愿服務場景變化,優化志愿服務項目設計,做好志愿者隊伍建設,培育具有較高政治素養、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志愿服務組織管理者、志愿服務項目運營者。制定志愿服務規程和服務標準,嚴格執行崗位管理,以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打造志愿服務品牌項目。依托學科專業服務社會需求,設計“食品安全進社區”“益起設計”“博愛青春”等品牌項目,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推進志愿服務與社會工作有機結合,與無錫市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稅務總局無錫市稅務局等部門簽署協議,采用“項目制”合作模式,組建學生兼職宣傳員隊伍,宣講國家政策法規,讓志愿服務成為社會治理的有益補充。
打造“小彩虹”名片,建立常態化志愿服務機制,激發文化育人引領力。重視制度建設,強化資源保障,注重適時評估,推進志愿服務常態化建設。出臺學校《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實施細則》《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管理細則》等文件,將志愿服務作為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重要考核內容,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服務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18世界擊劍錦標賽、世界跆拳道大滿貫冠軍系列賽、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等大型賽會,積極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用奮斗的青春打造江南“小彩虹”志愿名片,彰顯江南大學學生勇做志愿先鋒的價值追求和擔當精神。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