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博士點建設取得突出成效
1博士點建設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2017年學校申請博士學位授權單位資格,地理學、化學、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4個學科申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資格。學校和地理學獲得了自治區學位辦初審時外審專家的肯定并通過初審;學校和地理學均通過了自治區學位評定委員會會議,學校被遴選為候選單位。這是我校在博士單位建設進程中取得的最好成績,充分彰顯了我們學校的競爭實力。
2大力推進博士生聯合培養工作
積極推進我校與西南大學簽訂的博士點建設對口支援協議、與西南大學教育學部簽訂共建教育學科項目合作協議等兩個協議落到實處,大力推進聯合培養博士生工作。2017年我校聯合培養的博士生人數已達26人。
3召開廣西師范學院首屆研究生聯合培養協同創新論壇
為切實推進我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工作,增強我校兼職博導責任意識和指導水平,加強與合作導師的交流和對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指導。2017年12月16日,我校舉辦“廣西師范學院研究生培養協同創新論壇”。西南大學與我校領導、兩校研究生院領導、兩校學科所在二級學院領導、聯合培養博士生導師、兩校聯合培養博士生等參加了會議,會議的召開進一步推進了兩校深入聯合培養博士生工作,提升了聯合培養博士生質量。
4召開2013-2017年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工作檢查評審會
自治區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專家組一行對我校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項目進行了檢查。專家組認為:我校立項建設以來,建設目標明確,發展思路清晰,建設工作成效顯著。立項建設的的3個博士學位點(地理學、化學、教育學)是廣西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亟需的學科專業,能夠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設工作扎實有效;重視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質量高,社會聲譽良好。制定了科學完整的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具備了一定的博士研究生培養條件;有較好的科學研究基礎;學校學科設置合理,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具有支撐博士研究生培養所必須的硬件;經費支出安排合理;學校高度重視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工作,將“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確立為“十三五”規劃重大任務,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5獲批為立項建設新增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根據桂單位[2017]19號文,我校獲批為2017-2020年廣西立項建設新增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地理學、化學、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等五個學科獲批為2017-2020年廣西立項建設新增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二、研究生生源質量明顯提升
學校采取多項措施提升研究生生源質量,從加大招生宣傳力度、第一志愿考生獎學金政策傾斜到對二級學院獎懲并舉等政策的實施,2017年學校第一志愿考生上線和第一志愿錄取人數大幅提升。2017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第一志愿考生817人,現場確認人數585人,第一志愿考生上線297人,占總招生指標(510)58.2%。錄取第一志愿考生274人,占總招生指標53.7%。
三、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建設取得巨大飛躍
2017年學校組織申報新增碩士學位授權點,經過診斷、遴選后學校上報教育廳學位辦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8個碩士專業學位點,其中應用經濟學、新聞傳播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體育、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心理、翻譯、新聞與傳播、藝術6個專業學位授權點通過了自治區學位評定委員會會議,已經上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在等待審批。獲批后,我校專業學位碩士點將從原來的4個增加到10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布點取得了巨大飛躍
四、我校六篇教學案例入選全國專業學位教學案例庫
2017年,學校推薦的徐鴻平老師撰寫的《Y老師少數民族地域美術特色教育的探索之路》入選全國教育專業學位教學案例庫,這是我校教育碩士教學案例首次被遴選進入到全國教育專業學位教學案例庫。
學校推薦的何玲玲老師的《天津:“危險”的爆炸》、《“二孩”,想說愛你不容易》、《校園貸透視:大學生的福利抑或火坑?》,王惠琴老師的《“桉之禍”還是“人之過”?》、校外導師吳濤老師的《廣西潿洲島打砸事件》等5篇教學案例通過嚴格遴選并入選全國公共管理專業學位教學案例庫。
此次我校6篇教學案例入選全國專業學位教學案例庫充分反映了我校在研究生案例教學水平方面顯著提升,也彰顯了我校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五、我校碩士論文入選第五屆全國優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
我校張勝前副教授指導的研究生吳霞的碩士論文《基于課程標準的高中地理教師課堂評價行為診斷與優化研究——以氣壓帶和風帶為例》被遴選為全國優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這是廣西唯一入選的優秀論文。顯示出我校進行教育碩士綜合改革和狠抓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突出成效。
六、全區碩士學位論文抽檢中成績優異
2017年自治區學位辦抽查了我校19篇碩士論文,其中優秀論文1篇,優秀率5.26%,全區高校排名第四;良好論文16篇,良好率為84.21%,全區高校排名第五,一般論文2篇,占比10.53%。
七、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成效顯著
2017年,學校不斷加強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多方協同合作的法律碩士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地理教育專業碩士‘教研培一體化‘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廣西土地整理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全日制教育碩士實踐教學能力聯合培養基地”等4個基地獲批為2017年廣西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示范建設項目。
2017年自治區學位辦檢查組蒞臨我校四個廣西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示范建設項目現場進行中期建設檢查,專家組一致認為我校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示范建設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基地建設富有特色,成效顯著,達到了示范建設效果,其中專家組對“多方協同合作的法律碩士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地理教育專業碩士‘教研培一體化‘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廣西土地整理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暨聯合培養基地”等三個基地評定為優秀等級。
八、教育碩士研究生參加全國大賽創佳績
2017年學校認真組織教育碩士研究生參加全國性大賽,共獲得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6人次,三等獎2人次;其中李宏晨同學獲第六屆全國化學教育碩士教學技能大賽說課比賽一等獎、微課比賽一等獎,張寧、王丹、方藝華、王立彬、莫平玲、呂鳳俐等6名同學獲得微課比賽二等獎;馬鄧婷同學獲第二屆全日制教育碩士學科教學(語文)專業教學技能大賽決賽三等獎;蔣秋櫻同學獲第二屆全國全日制教育碩士學科教學(數學)專業技能大賽決賽三等獎;呂春燕、阮錦祥兩名同學獲首屆全國全日制教育碩士學科教學(生物)專業教學技能大賽決賽優秀教學設計獎,朱汝葵、盛家榮、趙繼源、李碧榮、韋美日等指導教師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九、研究生支持保障體系完善
學校高度重視全日制在讀研究生支持保障體系建設,為研究生成長成才提供了強大的支持保障體系,共設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業獎學金、研究生“三助”崗位津貼、廣西“英才”助學金等多種獎助學金。2017年我校共資助研究生各類經費1864.998萬元,特別在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方面學校資助力度大,實現了研究生全覆蓋。
經過嚴格規范、公平公正公開評選,我校共評出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26人,發放52萬元;評出國家助學金獲得者1558人次,發放637.32萬元;評出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獲得者1161人,發放503.4萬元(其中學校撥款215.4萬元,覆蓋面達到100%);研究生勤工助學618人次,發放27.64萬元(學校全額撥款);評出廣西青年英才助學金2人,發放2萬元。
評選出46名研究生為2017屆廣西師范學院優秀畢業研究生。
十、扎實做好畢業研究生就業工作
2017年,在學校指導下,研究生院切實落實“一把手”工程,充分利用導師的人力資源,積極拓展就業渠道;增強就業指導服務的針對性,重點幫扶就業困難的畢業研究生,扎實做好畢業研究生就業工作,2017年畢業研究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0.57%。有10名同學順利考取多所985、211院校的博士研究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