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2013年研究生網上調劑系統正式關閉,今年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基本落幕。根據教育部新規,2014年開始將實行研究生全部自費,因此今年是研究生保留公費制度的最后一年,為了趕上公費“末班車”,今年的研究生調劑競爭比以往更激烈。業內專家分析稱,隨著研究生教育全自費時代的來襲,考生在選報院校時兩極分化現象將加劇,熱門院校更熱,冷門院校更冷。
公費“末班車”致調劑競爭激烈
“原以為是很輕松的一次復試,沒想到卻不像我想象得那樣簡單!”從考研復試現場歸來的考生小沈感慨道。今年是小沈第二次參加考研,第一次他報考的是中國人民大學某管理類專業,因幾分之差未能進入復試。今年,他報考了西南交大的同一專業,而且超錄取線近40分,“原以為拿個一類獎學金鐵板釘釘,現在看來沒戲,二類也夠懸。很奇怪,以前這個專業都有調劑名額,今年第一志愿卻爆滿”。
與小沈有類似感觸的考生大有人在。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因為從明年開始,統招研究生就要全部自費,為了趕上公費“末班車”,一些重點院校的第一志愿上線率要普遍高于往年。至于調劑,競爭難度也比往年激烈,一些往年很缺生源的二三本院校今年也提前完成招生工作。
同樣是第二次考研的考生小楊對調劑難也忍不住吐槽:“調劑網站的擁堵程度堪比春運搶火車票。不停給院方打電話,找到一個好一點學校的公費調劑名額比找大熊貓還難。”小楊表示,身邊有很多和他一樣分數不甚理想的考生,在聽聞政策有變之后,都想方設法在今年升學。
“隨著調劑競爭的激烈,一些高校的招生要求也水漲船高,有的提高調劑復試分數線,有的對考生的母校"身份"有一定要求,還有的加大了復試的比重。”跨考教育副總裁曹先仲說。而有的知名高校如山東大學甚至明文規定,即使是本校的學生二志愿選擇山大,也一律不接受調劑,只接受北大、清華等頂尖名校或國家重點優勢學科專業考生。
受政策影響機構提前搶生源
5月5日,2013年研究生網上調劑系統正式關閉,本屆研究生招生工作告一段落。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碩士研究生計劃名額為53.9萬,而報考人數卻再創新高將近180萬。相關業內人士分析稱,新政的出臺,或將讓持續十年的“考研熱”有所降溫。
作為對考情異常敏感的考研培訓機構,似乎也預感到這個市場將發生改變,因此不少機構紛紛調整招生策略。以往的這個時候,正是培訓機構爭奪大三學生的招生旺季,但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一些機構已將招生范圍擴至大二學生,例如文都考研的2015年招生宣傳已在全國多地高調啟動
“從近幾年的考研情況來看,每年報名增長率大概在10%左右,而上輔導班的參培率是增長的,按理說整個考研培訓市場的增長規模是要大于這個數據,但根據我們的調研,和去年同期相比,整個考研培訓市場不僅沒有預期增長,甚至略有下跌,許多培訓機構的業務下滑明顯。”曹先仲說。
考研專業課中心總監吳睿則表示,雖然新政對考研培訓市場的影響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勢必會讓一部分考生放棄考研。“每年考前都有一大批"醬油黨"或者猶豫不決的學生,很多人可能就不再報名了;一些寒門學子,也可能因為新政而放棄考研”。
高校報考冷熱差距或將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教育部已明確規定明年將取消研究生公費制度,但也提出了獎、助學金要求。根據規定,將加大獎、助學金的名額,對于國家級助學金,數額將不低于6000元。
在考生小楊看來,大方向已經很明確了,但具體實施細節仍然未知。“之所以要在今年升學,還是因為不放心。例如,在報考的時候是公費錄取,三年學費即免這是事實;如果獲取獎學金或助學金,額度能否抵消學費額度尚不知道,而且獎學金評選也是不固定的,今年評上了,明年不一定能評上。”
“目前,公費和自費"雙軌制"并存的部分學校、專業多年前就已取消公費,靠獎、助學金來吸引學生。”吳睿分析稱,考生在報考院校、專業時,除了名氣外,學費政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衡量標準,在同類院校之間,學費政策好的院校報考更熱。
吳睿同時表示,一旦全面取消公費制度,對二三本院校的沖擊更大。“沒有學費優惠政策,學生在報考院校時,冷熱差距將進一步加大,熱門院校更熱,冷門院校更冷。另外,重點院校有政策扶持、財政撥款也多,在獎、助學金方面優勢也更明顯。”
自費倒逼人才培養機制改革
如果從2002年8月教育部下發《關于研究生教育收費的研究與建議報告(征求意見稿)》算起,研究生取消公費的消息已傳了十余年。而今政策塵埃落定,可以說個中的醞釀、試點等環節是慎之又慎,“此時推出全面的研究生收費改革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北京大學教授盧衛東說。
研究生教育即將進入自費時代,也引發相關專家對人才培養機制的一些擔憂。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在獎、助學金的評定標準上,因為會和發表了多少論文、參與了多少個項目,甚至導師關系等相掛鉤,這種功利化和行政化往往會在人才培養上體現,“如果大學的教育、學術管理不能回歸到教育和學術本位,那么導師無法擺脫功利化,學生也無法幸免”。
“只有推進研究生自主招生,擴大考生的選擇權,才能讓獎學金在招生中發揮作用;只有改革研究生培養制度,完善研究生導師制,推行學術共同體評價,才能讓研究生培養擺脫功利辦學的影響。”熊丙奇說。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