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1.兩次飛躍: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理性認識到實踐
第一,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1)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含義
認識的發展過程,首先是從實踐中產生感性認識,然后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
感性認識是人在實踐中通過感官對事物外部形態的直接的、具體的反映。它包括感覺、知覺、表象三種形式。感性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感性認識具有直接性和具體性。
理性認識是人通過思維對事物內部聯系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以及假說和理論等形式。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理性認識的特點是它的間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統一的認識過程中的兩個階段,二者對立統一:
一方面,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質的區別。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
另一方面,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又是相互聯系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互相依存。在實際的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又是互相交織、互相滲透的:①感性中滲透著理性的因素。所謂“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②理性中滲透著感性的因素。理性認識不僅以感性認識為基礎,而且要通過感性認識來說明。黑格爾說過,對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飽經風霜的老年人之口與出自缺乏閱歷的青少年之口,其內涵是不同的。
(3)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
唯理論——否認感性認識而片面夸大理性認識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犯教條主義的錯誤。
經驗論——否認理性認識而片面夸大感性認識的作用,導致實踐中的經驗主義。
(4)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化的條件
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①勇于實踐,深入調查,獲取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這是正確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基礎。②必須經過理性思考的作用,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第二,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
(1)理性認識到實踐飛躍的原因
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是認識過程中更為重要的一次飛躍。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①從實踐角度看,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②從認識的角度看,使認識得到檢驗、修正和發展。
(2)理性認識到實踐飛躍的條件
實現由認識向實踐的飛躍,需要經過一定的中介環節,包括確定實踐目的、形成實踐理念、制定實踐方案、進行中間實驗、運用科學實踐方法等。從認識到實踐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人民群眾進行組織和宣傳,讓理論為群眾所掌握,轉化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
2.兩種因素: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
認識過程主要是理性思維的過程,同時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參與。
理性因素指人的理性直觀、理性思維等能力,在認識活動中主要有:①指導作用。②解釋作用。③預見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動機、欲望、信念、習慣、本能等,以非邏輯形式出現的幻想、想像、直覺、靈感等。它在認識活動中主要有:①激活作用。②驅動作用。③控制作用。
3.兩種屬性: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發展的無限性
認識的發展過程還表現在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認識發展的無限性上。
認識過程的反復性是指,人們對于一個復雜事物的認識往往要經過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這是因為在認識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主觀和客觀的矛盾。①從客觀方面看,事物的各個側面及其本質的暴露有一個過程;②從主觀方面看,人的認識能力有一個提高的過程。人的認識受主體的認識能力的限制和社會歷史實踐水平的限制。
認識發展的無限性是指,就事物發展過程的推移來說,人類的認識是永無止境、無限發展的,它表現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無限循環,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不斷推移的永無止境的前進動力。這種無限發展過程,在形式上是循環往復,在實質上是前進上升。
4.兩個統一:認識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1)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認識運動不斷反
復和無限發展,這是人類認識運動的辯證發展過程,也是人類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2)認識運動中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
所謂具體的,即主觀認識要同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客觀實踐相符合;
所謂歷史的,即主觀認識要同特定歷史發展階段的客觀實踐相適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