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范大學影視藝術專業應屆畢業生王子豪(化名)很郁悶,351分的考研分數讓他過了國家線,卻未能進入第一志愿院校復試。從4月1日那天開始,小王一直在等待調劑,“找了十幾所高校,發現他們都只接收本科畢業于‘211’或‘985’高校的調劑生。”
考研調劑生分三六九等卡出身就能提高質量?
“都是全國統一考試,為何接收調劑生卻要分三六九等?”在網上,有不少備戰“調劑”的本科生吐槽遭遇“非211、985不要”的不公平待遇。
部屬、省屬高校均設調劑門檻
據了解,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網上調劑系統于4月1日至5月5日開放。按照規定,參加網上報名,第一志愿沒有被招生單位錄取并且達到國家線基本要求的統考、管理類聯考、法碩聯考以及少數民族骨干計劃考生,均可參加網上調劑。
據不完全統計,在發布2013年考研調劑信息的高校中,蘭州大學等超過20所高校院系、研究所要求校外調劑考生本科畢業院校與第一志愿報考院校必須為“985工程”、“211工程”院校,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或考生所畢業學校有該專業博士點。
此外,西北工業大學、山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部分院系列出了接收校外調劑的院校、研究所名單。另有32所院校、研究所在調劑信息中注明“985工程”、“211工程”學校畢業的考生優先考慮或原則上要求考生本科畢業院校為“211”。
哈工大、西北農林科技大、浙大、西北工大、吉大、海大、廈大、東南、川大等部屬院校;甘肅中醫學院、山師等部分省屬院校則對“211”或“985”院校畢業生錄取提供公費或預留招生計劃獎勵指標等優惠。
“一聽不是211的,對方就撂電話”
“當初高考沒考好,想考研時上個好學校,但一個‘非211、985不要’就把我們一棍子打死了。”讓省屬本科高校應屆畢業生小殷郁悶的是,她報考了華東師范大學現當代文學專業未進復試,364分的初試成績雖高出該專業國家線14分,卻面臨因本科不是“211”、“985”而無好學校可調劑的境地。
“打電話過去咨詢,一聽不是211的,什么都不問就撂電話了。”網友“石坂頭的小妖”說。
記者翻看各高校研究生調劑政策發現,開始只有部分院校對“211工程”、“985工程”院校考生有相關優惠政策或要求,近年來則在更多高校中蔓延開來。
2004年,中國農業大學要求調劑考生為全國重點綜合性、理工科大學畢業的本科生。重慶大學、蘭州大學于2008年優先調劑此類考生。哈工大、中石油2009年開始優先調劑34所自劃線學校或國家重點本科院校。今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等均對“211工程”、“985工程”院校考生優先調劑。
一高校研究生招生負責人還透露,為吸引211畢業生接受調劑,在復試時,有的高校會對他們優惠對待,“復試的問題很簡單,或者僅是走個過場。”
考生質疑“卡”出身就能提高生源質量?
“貌似公平的全國統一考試,考生為啥也分三六九等?”“211、985,這些高考分出的‘等級’就要伴隨人一生?”一些非211、985高校畢業生對此很不理解。
蘭州大學在調劑信息中提到,學校計劃用少量指標調劑錄取來源于校外“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畢業的優秀考生,是出于“為進一步提高生源質量”的考慮。記者分別致電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研招辦,工作人員同樣表示,此項要求是為提高學校研究生生源質量,優化研究生生源結構。
山東大學工程力學系主任馮維明教授認為,高校研究生招生調劑時的“211情結”,是高校站在學校招生利益層面上的考量,確實有“失公”之處。
他還提到,近年來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尤其是部分二本、三本院校成了“考研基地”,畢業生將考研視為出路,應試痕跡很重,其實本身不適合做研究。而考研復試的面試環節,時間較短,沒有長時間的交流,不好把握考生的全面素質,因此一些高校將“211”、“985”院校學生作為調劑生源時的優先考慮對象,認為他們綜合素質較高。
但馮維明也指出,用“211”、“985”這樣的本科出身來作為門檻確保研究生招生質量,在人才培養方面,“看出身”、“一刀切”的做法并不明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