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學專業之外,選擇與自己所學專業有關或是無關的非本專業課程,作為研究或是考研目標,進行的研究生考試復習,進行研究生考試的活動。那么,從外專業跨考到英語專業,最適合的相關專業是什么呢?
英語專業在研究生階段一般劃分為3個主要方向(碩士點):文學、語言學和翻譯。輔導名師王老師人認為,文學以感性知識(文學評論等)為主,適合文科背景較強的考生跨考;語言學以理性的理論知識為主,與各學科結合緊密,文理科背景的考生都適合跨考;翻譯介于二者之間,既需要理論知識又需要對語言的感性認識和實踐,除專業翻譯領域之外,還是比較適合對文字有感悟力的文科考生報考。
1.中文→翻譯或英語語言文學
中文專業的學生本科畢業也許會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但如果考取了翻譯方向的英語研究生,將會占盡先機。翻譯是中英文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現在不少從事翻譯工作的人,漢語文化功底較弱,制約了翻譯水平的提高。此外,跨考文學方向,從事英漢文學對比研究的考生相對于中文專業的學生而言更有優勢。
2.新聞→英語語言文學
新聞專業跨考英語還是有一定優勢的。畢業后可以在高校或者科研機構從事新聞英語的文體學研究。高校新聞傳播類的科研工作也需要一批英語專業背景的人才來關注國外新興的研究方向,以推進國內的新聞傳播學學科發展。
3.計算機專業→計算語言學、語言測試、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或科技英語翻譯
計算機專業跨考英語專業看似不可思議,其實兩個學科有很多交叉點。目前從事交叉學科的研究十分熱門,而且容易出成果。計算語言學、語言測試、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或科技英語翻譯等方向就是計算機科學和語言學的結合點。計算機專業的考生報考這些方向,無疑占有很大的專業背景優勢。
4.法律→法律語言學或法律英語翻譯
法律英語研究方向目前非常熱門,許多原來不是學法律的學生都轉向這個方向。法律英語翻譯也是人才緊缺。
5.教育學→英語教育
英語教育是應用語言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進行這方面的研究需要很多實踐經驗,尤其是第一手的教學經驗。
6.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哲學、歷史、統計學→應用語言學
這些學科都與語言學有交叉點,分別是: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人類語言學、語言哲學、歷史語言學、語言統計學。本科是上述專業的考生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本科背景優勢,找準定位,進行與本科背景相關的交叉學科研究。
而從英語專業跨考其他專業:難度系數也不小,可以有以下這個排序:工科〉經濟管理〉文學。這是一個總體的排序,個人情況可能有所不同,比如說有的同學中學一直是理科背景,大學讀的英語,那么考經濟管理的難度可能會比文學的還要小。但按一般的情況,中學文科背景,大學讀英語專業的同學,由于數學是弱項,所以報考難度隨著數學難度的增加而增大。
英語→新聞,傳媒
這是一個黃金的組合。按難度來說,由于新聞專業不考數學,難度最低。從專業結合的角度來說,做新聞工作的人,無論是報紙雜志為媒介,還是以廣播電視為媒介,英語水平優秀的人往往具有很大優勢。隨著我國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引進來,走出去”的交往將會越來越頻繁,這就需要大量英語水平較高的新聞人才,新聞出版(如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新華社等)機構是非常理想的就業單位。另外,從教育背景來說,我個人認為,英語(本)新聞(研)的組合會比新聞(本)英語(研)的組合更有優勢。因為新聞專業在本科階段所學的理論如不加以實踐大多很空泛,不及英語專業實實在在地學到了語言技能。新聞專業研究生的背景往往更能獲得新聞機構的歡迎。現在很多名牌大學都有“國際新聞”這個專業,稍有點過分地說,這個專業簡直就是為英語專業的學生跨考而設置的。
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關系
可以說,英語專業跨考凡是帶有“國際”二字的專業都具有相當的背景優勢。國貿和國關兩個專業一個是與經濟掛鉤,一個是以政治掛鉤,都是就業前景非常好的專業。而且開設此專業的學校很多,選擇余地也很大。從報考難度來說,比文科專業稍難,因為一般要考數三,對于數學基礎薄弱的考生,需要大約一年的時間來攻克數學科目。但除數學外,其他科目應當都是占優勢的,比如專業課,不少學校指定用書都是英語原版,甚至考試都要求用英語答題,這對非英語專業的考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是對于學習了四年英語,讀過不少英文原著的同學來說,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做這樣的專業課試卷應該是相當得心應手的。這兩個專業的就業面非常廣,如國家機關及其所屬單位,如外交部、文化部、外經貿部、各省市的外事機構,外資企業,外貿企業,合資企業等。
英語→法碩,金融,管理
法碩,金融,管理都是熱門學科而且都與英語有廣泛的接觸。現在社會上對融資,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對英語要求也很高。英語專業報考這些專業具有一定的優勢。另外,法碩雖說近幾年過熱了,就業情況不太樂觀,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一個優勢學科,尤其是懂英語的法律人才將十分搶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