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凌晨2點,在昏黃的燈光下,城管李明(化名)巡視著上海市主干道上來往的車輛,一些掉土嚴重的土渣車是嚴查對象。
這是一份苦差,更是一份容易被“妖魔化”的職業。去年7月份,李明考入上海某區城管大隊,擁有碩士學位的他和其他高學歷新人一起,成為媒體焦點。
相似的一幕如今再次上演。今年上海青浦區城管招人引來百名碩士報名,最終包括16名碩士在內的55人進入招錄名單。
其實擁有碩士學位的城管并非上海獨有,近幾年北京、廣東、江蘇、安徽、湖北多省市都有碩士進入城管隊伍。
李明把碩士爭當城管的現象歸結為就業壓力和城管工作的穩定,但他并沒有僅僅把這份工作視作一份生計,對于未來,他有著一個獨特的“大城管”構想。
一份苦差
李明當時像許多大學畢業生一樣,一邊投簡歷、面試,“碰碰運氣”,一邊考公務員。“考城管被錄取了,我就過來了。”
2011年上海城管開始參照國家公務員待遇,城管招人通過上海公務員招錄等方式,李明通過公務員招錄渠道進入城管大隊。
參照公務員待遇具體來講,就是通過上海公務員招錄進入城管大隊的人員,雖然編制仍是事業編制,但是薪酬待遇及福利等與公務員一樣,這包括解決上海戶口問題。
李明所享受的公務員待遇并非人們想象中那樣豐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李明入職后有一年的試用期。
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試用期拿固定工資,只有3000多元,而這是包括各種補貼的所有收入。今年7月將轉正,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年收入大概在6萬~8萬。在上海的高房價下,他只能租十幾平方米的房間。
正式進入工作崗位后,李明發現這份工作和剛入職時想的不一樣,苦多了。
“正常來說我是周一到周五工作,周六周日休息,但是能休息還是幸運的,這個不能保證。”李明告訴記者。
李明最近值晚班,從晚上7點值班到第二天早上7點。他有時凌晨一兩點去市主干道上巡查,主要對象是一些掉土嚴重的土渣車。“一些城鄉接合部工地較多,掉土嚴重污染路面,揚塵也影響周圍居民生活。我們巡查發現后責令清理,嚴重的還將罰款。”
雖然巡視馬路辛苦,但他認為這還是好的。“工作累就算了,你還要每天處在一個挨罵的工作環境。在這種環境你心情是不可能好的,但是我們城管還是要好好做事。
習慣挨罵
與夜市攤主打交道是李明日常工作之一。“一些居民打電話投訴這些夜市攤擾民,我們就得趕過去處理。夜市攤上喝醉的顧客大聲嚷嚷,啤酒瓶亂扔,燒烤的油煙吹入居民家里,這些干擾了居民的正常休息。”
李明稱,城管首先會對夜市攤主宣傳教育,告訴他們的經營行為違反了哪些法規。執法隊員在這中間少不了與攤主有口角,因此被罵也屬正常,但“我們仍堅持教育為先,懲罰為后。經過教育后,攤主還不改,我們就采取暫扣物品等處罰措施”。
暫扣與沒收不一樣,后者是強制性處罰,而暫扣的物品會在一段時間內還給攤主。如果攤主最終不來領取,拍賣物品的款項會上繳國庫。
城管與攤販沖突已經不是新聞,李明覺得經營夜市攤都是些貧苦百姓,收入低。城管為了公共利益,不讓他們亂擺攤,這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沖突有時難免。小攤販作為傳統上的弱勢一方,輿論也更偏向他們。
“城管執法系統只要有處理夜市攤這一職責,我們城管挨罵難以避免,形象也難以翻身。”李明說。
事實上,國內存在著過度“妖魔化”城管的現象,網絡上的城管形象,一般總是伴隨著打人、搶劫、羞辱他人等惡名,幾乎等同于暴力執法的代名詞。
中央民族大學法治政府與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主任熊文釗告訴本報記者,其實城管與攤販打交道只是它幾百項職能之一。城管是城市的綜合治理者,負責維持公共秩序。
上海城管大隊執法范圍從整治占道或堆物、懲罰小區毀綠種菜或改車位、取締無證亂擺攤,到拆除違法建筑、監管工地、查處地溝油攤點、捕殺禽流感的載體等等。 “強勢行政部門認為難做的事情,一般讓我們城管局來做。”李明告訴記者。
就業壓力
剛入職時,李明和其他碩士同事起先還聊聊工作,后來都不聊了。“這就是一份工作,普普通通的工作而已。”
繁瑣勞累的工作壓力下,市民的肯定讓他選擇繼續堅持這份普通的工作。“上海人的維權意識高,一些市民會積極投訴違規現象比如垃圾占道、夜市攤擾民等等,我們解決問題后,他們會表揚我們,我感到比較榮耀,而且同事也積極評價我的工作。”
但這一次城管再度成為新聞,和社會輿論無法將碩士和城管這兩個關鍵詞聯系起來有關。對近期上海青浦區城管招錄的碩士研究生,李明認為并不新奇,特別是考慮到當前的就業形勢。
“現在就業壓力這么大,而且這份工作穩定,一些難就業的專業碩士選擇考這份工作也很正常。因為現在上海公務員除部分公安、監獄外,均要求本科以上的學歷,城管隊員最低也要本科。”李明告訴記者。
與李明當時直接報考城管不同,他的一些碩士同事考公務員時第一志愿并非是城管部門,而是事后被調劑到城管部門。上海女生碩士選擇城管越來越多,她們更多的是做內勤,工作相對輕松。
針對這一現象,不少輿論甚至認為,碩士當城管是墮落。
熊文釗認為這種觀點太偏激。他告訴本報記者,社會對城管崗位有偏見,一方面希望城管自身素質高些,另一方面當素質高的博士、碩士當城管時,又覺得這是墮落,這也反映了公眾自身的矛盾。
熊文釗稱:“我主張城管行政、執法分離,一部分是舉證辦案的隊員,他們是城管的執法主體,需要專業高素質的人才來擔任。另一部分隊員負責協助調查、維護秩序的工作,比如巡視馬路等。兩者好比法官和法警的關系。”
其實上海每個區的城管大隊也的確由兩大部分人員組成,一部分是通過公務員招錄或專項招錄進入的正式員工,比如李明本人。他們擁有事業編制,享受公務員待遇。 另一部分是通過社會招聘的上述工勤人員,他們沒有事業編制,只有固定薪水,主要協助前者執法。
“大城管”暢想
在將近一年的工作中,李明也在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城管處于行政管理的末端,僅僅局限于終端執法,我們的職責在于堵。比如道路污染和渣土偷倒問題,需要綠化市容局把好審批關,而不是簡單發證,也需要環衛加大灑水力度,清理現場。但如果只是靠城管處罰,是不能從整體上解決問題的。” 以上海為例,環衛、綠化市容、城管、市政幾個部門并列,互不隸屬,一些職能劃分過細,無法協商,而像周邊南京、杭州一些城市均整合了相關部門,發現問題,直接內部解決就可以了。可是在上海,幾個部門各自為政,不好協調。
李明稱:“我覺得把環衛、綠化市容、城管、市政幾個部門的相關職責可以整合在一起,這種‘大城管’思維可能更有利于推動城市管理邁出新格局。” 對于李明的建議,熊文釗表示贊同,他認為幾個部門的職能劃分太細,不利于社會網格化管理,多頭監管也會對商家、居民造成更多不必要的干擾。相關職責能整合在一起可以減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在被問及未來的人生規劃時,李明表示,他也不能確定自己人生的下一步在哪里,“但這份工作多苦都沒有放棄,我還會堅持”。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