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避開眼下的就業壓力,選擇深造讀研,另一方面又在讀研期間完成結婚生子——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局面下,女大學生有了增加就業競爭力的“曲線”對策。記者昨天從滬上部分高校了解到,在今年選擇讀研的學生中,有這么一群擔心求職中會因“未婚未育”處于劣勢的女大學生,志在未來三年搞定“人生大事”,以增加就業競爭力。
畢業季,很多大四學生正忙著求職,復旦大四女生李玲(化名)卻在為明年婚禮的各項事宜張羅著。李玲今年獲得了本校保送就讀研究生的資格,即將在9月份開始3年的碩士生學習生活,同時她已做好準備,第一年結婚,第二年生孩子。李玲告訴記者,現在好工作并不好找,經常聽說女大學生因為未婚未育而遭到隱性歧視,如果女碩士畢業后再結婚生子,在求職上更為不利。“還不如趁讀書這幾年,先把這些事情都搞定,到時候以‘已婚已育人士’去應聘,競爭力會增加不少。”
李玲打聽到,復旦研究生培養采取學分制,“我打算在第一年多上課,多攢學分,第二年時間比較充裕了,就能生寶寶了,第三年寶寶大一些了,開始寫畢業論文”。
記者采訪發現,李玲所在專業5個直研女生中有2人打算在今后三年完成“人生大事”。華東師大一大三女生也表示,如明年考研成功,讀研時成家生子,完成人生的角度轉換,是最好不過的事,而且進入職場后也不會因為懷孕、休產假而使職場生涯出現“斷檔”。
對于女大學生因顧慮企業“隱形歧視”列出結婚生子“職前計劃”,中智上海招聘服務中心總監朱詩勃表示,一般而言,企業對于應屆畢業生并不會有“已婚已育”的要求。因為用人單位也知道,大學生剛剛走出校園,已婚的畢竟是極少數。進入職場后就馬上生孩子的,也同樣是少數,除非是一些流動性強、可替代性強的崗位,比如文秘、銷售之類。一般專業性比較強的崗位,應聘者本身的素質又比較好,即使求職時明確說明自己入職后的婚育計劃,企業一般也會把相關風險考慮進去,不會因此拒絕錄用或有“隱形歧視”。
朱詩勃表示,讀研期間解決婚育問題是學生的個人選擇,無可厚非,但也不要因此產生心理負擔,覺得沒有婚育就絕對沒有就業競爭力,或者一定要先婚育后再進入職場,因為這樣也可能會錯失一些好時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