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標
考察學生對控制工程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控制工程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工程控制基礎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相關知識進行控制系統研究和分析,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為使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專業科目《控制工程基礎》的命題科學、完善、合理,根據國家教委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控制工程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我校《控制工程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結合有關招生專業的實際情況,重點考核學生對控制工程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控制工程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基礎理論知識(50%)、工程應用(30%)、創新能力(20%)。
(四)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40分)、作圖題(20分)、分析計算題(90分)。
三、考查內容及要求
考試范圍:《控制工程基礎》課程包含的基本概念、系統的數學模型的建立、系統的時間響應和快速性分析、系統的準確性分析、系統的頻率特性分析、系統的穩定性分析、系統的校正等部分。
考試要點:
1.基本概念
掌握機電控制系統的組成(開環、閉環)、反饋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對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
2.拉普拉斯變換與反變換 掌握拉氏變換的數學方法。掌握典型時間函數的拉氏變換,掌握拉氏變換的主要性質(線性、初值、終值、微分等),掌握拉氏反變換的數學方法。
3. 系統數學模型的建立
掌握分析法建模的基本方法。掌握數學模型、線性系統及非線性系統、開環系統和閉環系統、傳遞函數的基本概念,掌握運用動力學、電學及相關專業知識建立機械系統及電網絡系統傳遞函數的方法,掌握方框圖的簡化方法。
4. 系統的時間響應與快速性分析 掌握控制系統時間響應分析方法。掌握一、二階系統時間響應曲線的基本形狀與系統參數的關系,掌握控制系統瞬態性能指標(上升時間、調整時間、最大超調量等)的定義及計算方法。
5. 系統的準確性分析
掌握系統誤差的定義以及誤差和偏差的區別,掌握誤差及穩態誤差的分析計算。
6. 系統的頻率特性分析
掌握頻率特性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頻率響應、頻率特性求取方法,掌握頻率特性與傳遞函數及微分方程的關系,掌握典型環節及系統頻率特性對數坐標圖及極坐標圖表示方法,掌握系統頻域性能指標的計算方法,掌握最小相位系統的概念及根據對數幅頻特性估算最小相位系統的傳遞函數的方法。
7. 系統的穩定性分析
掌握判定系統穩定性的方法。掌握系統穩定性的概念及系統穩定的充要條件,掌握勞斯穩定判據及乃奎斯特穩定判據的應用,理解系統相對穩定性的概念,掌握相位裕量和幅值裕量的定義、求法及在極坐標與對數坐標上的表示方法。
8. 系統的校正
掌握系統校正的概念和方法。了解系統時域性能指標和頻域性能指標及兩種指標之間的關系,掌握系統串聯校正方法。
四、考試用具說明
水性筆,圖解和作圖題允許使用鉛筆。不帶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五、參考書目或參考資料
1. 朱驥北,徐小力,陳秀梅等編著. 機械控制工程基礎(第2版). 北京:機械工程出版社,2013
2. 柳洪義,羅忠,宋偉剛等編著.機械工程控制基礎(第二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董景新,趙長德等編著.控制工程基礎(第四版).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