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眼里,高職教育一直被歸類于二流教育,別說進行研究生培養,就連本科生培養也往往被視為癡心妄想。地處浙江寧波的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決定打破這個“門第之見”,試水研究生聯合培養新模式。6月27日,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西安工程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在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揭牌,西安工程大學首批12名碩士研究生入讀該校。
“此次高職院校破冰嘗試培養研究生,這是一個突破。在整個高職教育界和高等教育界都將是一個突破。如果做好了,對高職教育界具有探索性的意義,會產生標本式的影響。”對這個培養模式,西安工程大學副校長黃翔認為非常有前途。
據了解,兩校聯合培養研究生一事早在2012年就達成了合作意向。去年9月,西安工程大學校長高勇在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考察時,對該校的校企合作培養方式大加稱道。
“既然你們擁有這么良好的產業背景和密切的校企合作關系,那么,西安工程大學干脆以寧波紡織服裝行業、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區、中科院寧波材料工程技術研究所為依托,聯合培養應用型研究生。”考察期間,高勇對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王梅珍提出了他的設想:“在西安工程大學上完學位課程后,送到你們學校,用你們的課題,用你們的合作企業,開展應用型研究,完成應用型碩士論文。”
對于這個提議,雙方一拍結合。但是,真正實施起來,還有很多問題需要一一解決落實。比如,誰來做導師,如何遴選,如何確定研究方向,論文如何選題,學生來校后的住宿如何安排,學生的科研工作補助如何支付,學生開展研究工作的經費如何保證,外出做實驗所需經費如何處理?五花八門的問題,一股腦兒擺在了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管理者面前。
經過多次協商,終于在2012年11月26日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首屆科技周活動上,兩校共同簽署了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協議。
根據研究生聯合培養協議,聘任王梅珍、陳運能等12名教授為聯合碩士研究生導師,具體指導12名碩士研究生開展碩士論文的選題及論文研究工作;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在留學生公寓為其免費安排了條件較為優越的兩人間宿舍,并每月為他們發放一定數額的工作補貼;為了提供好的學習研究環境,學校還單獨設立一間研究學習工作室。
“職業教育是一個類型,而不是一個層次。所以,職業教育完全可以辦本科、培養碩士生。”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毛大龍認為,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探索非常好,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研究生是加強與兄弟院校深度合作的有益探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