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公共課考試終于落下帷幕之前,網絡上對今年史綱主觀題究竟“花落誰家”的問題一度討論得熱火朝天。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那些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濃墨重彩的歷史事件到底要如何呈現在一張薄薄的試卷上?史綱主觀題是一如既往地考查周年紀念和熱點問題,還是要像2015年的“馬克思進文廟”那樣來個“爆冷門”?
相信剛剛參加完考試的“你”一定不會陌生,史綱主觀題的材料采用的是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瞻仰革命舊址,并發表重要講話,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第1問考查的是:如何理解中共中央在香山雖然只有半年時間,但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2問考查的是: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那么,今年的史綱主觀題究竟體現了什么樣的命題特色呢?
1、關注重要周年紀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今年最隆重的周年紀念和最重要的熱點時政之一。今年,史綱學科的命題老師依舊沒有回避熱點時政。主觀題兩個問題的考查,都沒有離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意義。畢竟,考研政治的史綱學科,不是一門單純的歷史學科,而是一門思政課,與主旋律無關的知識點不是這門學科的考查重點。從給出的材料內容和特點來看,史綱學科仍然要求考生對相關的時政和社會熱點,尤其是與周年紀念相關的知識點有很大程度的了解。
2、強調主線性知識的考查
在問題設置方面,今年的試題也體現了往年的命題特點。第一個問考查的是對事件意義的具體判斷,而第二個問卻有點意外地沒有涉及線索性考查或對比性考查,仍舊考查了重大歷史事件的意義。兩個問題雖然都擷取了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片段,但都沒有脫離對宏觀歷史背景知識及主線性知識的考查。因此,對史綱學科的主線性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對于我們解答分析題會很有幫助。當然,參與過中公考研課程學習的同學,分析題想拿高分還是很容易的。
3、難度與去年持平
去年史綱的分析題取材于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考查了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馬克思主義以及三次飛躍的歷史意義。與去年相比,今年分析題的第2問是比較簡單的,大多數同學對新中國成立的意義應該都了然于心。而第1問的考查則稍有難度,在教材中不能直接找到答案,需要同學們在理解和掌握中國革命勝利前夕的歷史背景的基礎上作答。總之,今年史綱分析題的整體難度與去年持平,同學們不要有壓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