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開始,某學生認真地準備著復旦大學的研究生考試,但在7月份,忽然得知所報考的專業不再接收統考生。一種解釋是有老師認為外校生學術素養差,基礎不好。該報道稱,現在不少高校采取夏令營方式接收推薦生,但總是優先考慮“985”高校的學生。
進入7月,全國多地的頂尖高等學府都將陸續迎來一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很多大三學生把厚得像本書的個人履歷寄給心儀的大學,只為贏得一張“入場券”。這是一場各地高校自主考評、選拔推免生的活動。然而,在保研論壇上,一位曾入圍7所高校夏令營并最終拿到3個offer的清華大學(招生辦)“學霸”總結道:夏令營的主辦方喜歡名校學子。對于“985”和“211”的學生來說,無論專業是否對口,他們都比其他學校的學生更具優勢。
事實上,我國的研究生招生正從過去的統考為主、推免為輔向推免為主、統考為輔轉變,而部分改革先行者已率先實行100%推免的試點。至于如何推免,近兩年,國內高校流行一種做法:通過夏令營選拔人才。
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員研究員儲朝暉介紹,早在100多年前,美國的基督教青年會就有類似的嘗試。他們會組織一群孩子舉行野餐、旅游等活動,借此發現具有某些志向的人選。
而在中國,這還是一個新鮮事物。時代周報在人人網的保研論壇上發現,“夏令營”設有專區,至今已有近20萬條討論帖。置頂的一個題為“什么是夏令營”的帖子寫道:“夏令營的發起者是哪個學校,我們已很難考證……夏令營的出現,體現了各高校對研究生錄取體制的思考和探索,希望通過提前的接觸、交流和考核讓學校自由挑選中意的學生。”
簡單而言,夏令營是一種研究生自主招生的方式,目前廣受推崇。據了解,包括北大、清華、復旦、浙大、南大、上交等大學在內,幾乎所有的名牌高校都已開始在暑期舉辦針對大三學生、為期3—5天的夏令營。而且,整個趨勢正從高校的個別院系向大多數學院發展。
復旦國務學院近年也加入了這一行列。今年5月21日,該院在網站上掛出了今年的夏令營方案,稱“將以夏令營方式作為接收2014年外校推免生的唯一方式”。類似表述還出現于復旦經濟學院、等不少知名院系的活動通知上。
由于復旦國務學院的行政管理等3個專業只接受推免,其他專業的統考名額又極少,這意味著,進入該學院深造最可能的途徑就是參與夏令營,并在活動中取得推免資格。
不過,想要入營首先得過兩道門檻。復旦國務學院在前述方案中詳述了申請資格:第一,優先考慮985高校學生;第二,除科研方面有突出表現者外,申請者本科3年的績點需在學校本專業同年級中排名前5。
今年6月28日,復旦國務學院的入營名單公布,入圍的45人中,僅4人的本科學校不在“985”、“211”之列。而復旦經濟學院今年在經濟學與金融專碩兩個方向招收的165位夏令營成員中,只有一人非“985”、“211”出身,但依然來自一本院校。
有趣的是,今年5月20日,浙江大學研究生院發布公告,承諾繼續資助各院、系舉辦暑期學術夏令營活動。而對于資助對象則如此限定:特別是研究生招生中生源不夠理想的學院;入學新生中來自“211”和“985”院校較少的院系。
在保研論壇上,一位曾入圍7所高校的夏令營并最終拿到3個offer的清華大學(招生辦),她的好朋友成績少她1分,考取了廈門大學,而她選擇了取分更高的華政。但廈門大學既是“985”又是“211”,而華政兩者皆非。
盡管林端不認為211院校的學生一定比非211院校的優秀。但去年5月至今年1月,在考研的半年里,她一直非常后悔,“當初怎么就沒報廈大?”“如果我是廈大的學生,去年或許還有機會進入復旦國務學院的夏令營。但在華政,幾乎沒有這種可能。而我想考的行管專業又不招統考生,哎,真是‘悲劇’。”她感嘆。
而陳誠的體會是,跨專業申請夏令營也是“悲劇”。他本科學的是新聞,但發現這個專業并不適合自己。考研前,他試圖嘗試夏令營推免,但發現絕大多數項目只針對專業對口的學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