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雨柯表示,在紐約州打工獲得了寶貴的人生閱歷
廣東省農工商職業學院學生通過SWT面試
花3萬元去美國實習3個月,但做的是洗廁所、換床單、搬運貨物、炸薯條之類的藍領工作,你愿意嗎?
今年暑假,廣東有數百名大學生陸續赴美,參加暑期帶薪實習活動(以下簡稱SWT)。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許多學生對SWT缺乏了解,以為能去世界500強企業“嘆”空調、練口語、交朋友、體驗發達國家生活,實際上干的是“粗重活”。
而且,相比國內的實習機會,這種“洋實習”代價不菲:出國前要向中介機構繳納2萬元左右的報名費,還要另付近萬元的簽證費、機票等費用。
據中國教育部一位官員介紹,該項目從2008年開始實施以來,已經有超過3000名中國在校大學生參與。
實習
故事
怕苦你別來
通過網絡、電話和面對面的采訪,向十多名正在美國實習、或已經實習過的國內大學生展開調查。有人說“精彩”,有人說“坑爹”,但他們有一個觀點是一致的,“怕吃苦就別來”!
“正方”雨柯:
碩士面試時這段經歷被贊
雨柯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的研一學生。還在大二時,雨柯就參加了為期4個月的SWT。實習期間,不僅交了很多當地朋友,竟然還跟人見人憎的上司干了一仗。“大獲全勝,她摟著我直道歉!在美國期間,吃了苦、玩夠了,口語提高,深入認識了美國,人也更獨立了。”正是因為這段經歷,在報考中山大學研究生時,來自普通大學的她深獲導師欣賞、脫穎而出被錄取。
雨柯當時的工作位于紐約州伊薩卡市,在著名的假日皇冠連鎖酒店實習。她的崗位是服務員,為客房做清潔,換床單、地板吸塵、刷馬桶、倒垃圾……每天早上7時起床,什么雜活兒都要干。
曾有不少客人讓雨柯感動。“有一次我去打掃房間遇到兩姐妹,一個90多歲、一個80多歲,人特別好,知道我剛剛到美國口語不流利,就特別陪我聊得很慢很慢,姐姐還說‘我覺得你很棒,一定要來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讀書。’我回答,來美國讀書是一筆特別大的開銷,我不想花家里人那么多錢,她就特別平靜地一字一句地跟我說,‘Coco,我見過很多拿獎學金的人,他們都沒有你優秀,你一定可以的。’這句話我一直記到現在。”
“但我們的直屬上司琳達對中國女生很不客氣。”一天,雨柯順口把可樂說成了水,琳達嘲笑雨柯:“你們中國人都不分可樂和水嗎?難道你們洗澡的時候都是用可樂洗的嗎?”然后還做了一個把那杯可樂澆到雨柯腦袋上的動作。
雨柯當場發飆:“我到美國來,我會說英語我不丟臉;你如果到中國,不會說中文才丟臉。”美國同事瑞文也“仗義地”帶著雨柯找總經理投訴。
酒店對此非常重視。總經理蒂芙尼搞清事實后,專門召開全體會議,讓琳達給雨柯道歉。“蒂芙尼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你們不能這樣。’后來有一次我跟琳達在一起,她就擁抱我說:‘對不起,我不是那個意思,我不知道傷害你傷害得那么深。’經過這件事情之后,明顯感覺到她對我們的態度好了很多。”雨柯感到這段經歷也是實習的收獲之一。
在結束了3個月的實習后,雨柯還在美國旅游了一個月,抵扣工資所得,最終的純花費是4萬元人民幣,其中包括17800元中介費、自費機票8900元、自帶的1500美元。
“反方”小F:
別指望實習能掙錢練口語
正在美國實習的小F是廣東某大學的大二學生,他參加SWT的初衷是見世面、提高英語水平和為將來移民做準備,結果卻讓他很失望。
小F的英語不大好,在分配工作時被分到一家超市打雜,“推車、搬冰、送貨,有時候十多輛購物車裝在一起推,簡直累成狗!但說英語的機會卻很少。”小F本來以為,在超市工作可以和同事、顧客狂練口語,沒想到卻變成了狂練負重。“搬運工基本上不需要什么語言基礎,用幾個手勢就能解決問題,經理天天把我指揮得團團轉,偶爾休息一下,還叫我必須站直,這是什么道理啊!我也不敢跟他發飆,萬一吵起來我被遣返,將來再拿美國簽證就很難了。”
小F的家境并不富裕,這次來美國花了家里一大筆錢:17500元的中介費,8200元的北京到美國往返機票,2300元飛北京的機票加簽證,再加上初到美國的生活費600美元等等,還沒掙錢就花了人民幣3萬多元。他很想在美國的3個月時間里把這錢掙回來。
但實際上,要收支平衡基本不可能。每周工作4天、每天8小時、時薪9美元,一個月工資1152美元;和另外4個中國學生合租在一戶泰國人家里,要支付340美元/月/人的房租;公交車費每天4美元,最終拿到手只有748美元。“3個月的收入也就是12000元人民幣!”小F想通過加班多掙點薪水,也被經理拒絕了。“人家精得很,SWT旺季學生工很多,加班費時薪提價50%,他寧可換人”。
為了節省伙食費,小F形容自己“說起來都是淚”:每天只吃一頓飯,是自己做的蛋炒飯,50美分的可樂也舍不得買。“每周四教堂有免費晚餐給國際學生,我專門跟經理申請星期四休息去蹭飯,那是我每星期吃得最好的一頓”。
小F也想和其他學生一樣,把剩余的3天休息時間拿來打工,但自己的英語口語卻成了“攔路虎”。“正是因為我英語口語差,才被分配到干粗重活,那些比較輕松、但要和當地人溝通的收銀工作,經理不放心讓我做;但干粗重活的同事根本沒幾個美國人,很多都是帶著法語口音的黑人,或者是說西班牙語的拉美人,跟他們也沒法練口語。現在我只能下班后偷偷苦練口語,希望再過一陣子,可以爭取到隔壁的快餐店再兼一份職”。
小F最后建議:“如果不是個能吃苦、有主見的人,就別來美國!”
暗訪中介
費用不透明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SWT項目并非由美國政府直接操作,而是由雇主—美國代理機構—中國中介機構—學生構成雇傭鏈。
美國對美國代理機構有嚴格的審查制度,目前只有47家機構具有執行SWT項目的資質;而中國卻對國內中介機構管制松弛,“公安部門對哪些機構具有前期推薦資質沒有設立任何的準入門檻。相比留學服務,SWT程序簡單得多,但也能收2萬元的中介費,凈收益比前者少不了多少。隨著國人經濟能力增強,市場越來越大。許多五花八門的機構、甚至文化交流公司、皮包公司也涉足SWT。”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說。
門檻低、利潤高,讓不少中介機構在向學生推薦SWT時,出盡百寶“畫餡餅”,而對費用分攤則含糊其辭,即使是規模較大的中介機構也依然如此。
7月17日,在廣東省國際教育交流服務中心(簡稱“服務中心”),在得知記者想參加下一年度的SWT項目后,接待人員岑小姐非常熱情,對記者進行了長達兩小時的鼓動。但記者又采訪了美國國務院指定代理機構CHI部門負責人陳虎后發現,國內中介的宣傳與美國代理的說法有很多都不一樣,和實習生告訴記者的情況也不相符。
美化工種含糊帶過
對于SWT的工種,岑小姐進行了“不經意”的美化。
“一般都是服務性的工作,酒店、餐飲、游樂場的比較多。如果你是酒店的話,就可能是客房、前臺,或者是酒店里面的餐廳;如果是餐飲,一般都是收銀員、服務生之類;游樂園一般來說都是設備管理,如果你英文好一點,就可以當向導。”但多位實習學生卻爆料:酒店大部分崗位是包括洗廁所在內的房間打掃工作;餐廳里大多數工種是收盤子、洗盤子的“地喱”工作,不僅辛苦,還很少和顧客有語言交流的機會。岑小姐卻只用“客房”、“服務生”等字眼輕松帶過。
或者也是因為工種并不“討喜”,岑小姐不停地向記者強調,“去美國之后才能確定具體的工作崗位,畢竟雇主要面試你的能力,才能對你進行安排啊!”言下之意,如果遇到不滿意的工種,那也是你自己不夠優秀。
陳虎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國內中介和你說兩三個月實習也可以進公司,這我們也早有耳聞,這是他們行業的常態。但是你們也可以想象:在餐飲部和前臺工作,需要很高的語言駕馭能力,例如說顧客要在前臺點餐,讓酒店送餐,那些餐飲的專業英語是雅思、托福等很難涵蓋的,而且如果真的做前臺,顧客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泛,需要了解當地文化,一般中國人很難應付。這樣的結果就是:只來實習兩三個月的人只能干打掃衛生等不用太多語言能力和專業技巧的工作。”
費用虛高且不透明
記者在采訪學生時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要向中介繳納2萬元左右的中介費。而同樣是SWT項目,記者卻在相關網站上看到,提供類似的服務,澳大利亞總費用為約5000元(790澳元),臺灣為9000多元(45000臺幣左右),香港為15000元(19000港元左右)。內地收費榮居榜首。
岑小姐表示,2013年度的SWT項目收費19800元,不包含機票和簽證費用,而明年將突破2萬元大關。對于價格的組成,岑小姐諱莫如深,“是財務那邊核算”。岑小姐表示,付款后學生可以得到一份包括費用種類的協議,但也不是明細。
記者比較了多個國家、地區的報價組成,發現只有內地收取2000元以上的“報名費”。
陳虎負責的美國代理機構假如直接面對中國學生,總收費為11800元。剩余約10000元差價,哪些是硬成本、哪些是純利潤?只有國內中介機構才知道。
岑小姐還特別強調,報名時即要全額繳費,如果中途放棄,所有費用不能退回。而陳虎卻告訴記者,學生通過代理機構面試時收第一筆費用1500元,通過雇主面試獲得工作后,才需要交齊全額。
中介服務非常有限
收費不菲,國內中介能為學生提供什么服務?問了老半天,記者發現,對方只是幫學生預審各種表格、提高簽過率,并聯絡美國中介為學生安排面試。簽證、出國交通基本自理,工作崗位的最終配置和美國食宿安全等等,則“主要是美國基金會那邊負責,當然,我們可以幫你們跟進協調!”岑小姐說。
2013屆SWT的QQ群已有312個成員。當羊城晚報記者在群里問“中國中介在這個項目中都做些什么”,幾乎沒有一個同學表示認可。“Jack”說:“中介就是收錢把你送出去,完事。”“蝸牛”說:“基本上簽證之后中介就不管了,必須完全靠自己。”“團紙”說:“有問題找美國的中介比較靠譜,國內中介的作用就是幫你拿到簽證表格。”
當記者擔心自己的口語不過關,無法通過美國面試時,岑小姐安慰記者“過了四六級英語考試的就沒有太大問題,我們的老師一般問你四五個問題,對答比較流利就行。基本上10個學生里有8個能通過,去年我們總共送了近200個學生出去!”
合作學校也有“經費”
在談及費用的時候,岑小姐還提到,服務中心會給合作學校一些“經費”:“給學校的經費是我們單位那邊(給)的,老師做了工作,那不可能說讓老師做得辛苦(沒有收益)吧?肯定要。因為我們是直屬教育廳的,所以也會在教育廳那邊申請一些經費,撥到學校那邊去。”
記者確實從多家合作高校的官網上查閱到由服務中心承辦的《2013年在校大學生暑期赴美帶薪實習項目》,24所合作高校中,除了華南師范大學、汕頭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外,21所都是普通本科、專科類院校。
記者問:“為什么中大、華工、廣外你們反而不聯系?非重點學校就愿意合作呢?”岑小姐說:“他們(學校)希望能拿多一點經費啊!所以一般B類學校會辦得比較多。”
SWT全稱為“大學生暑期美國帶薪實習(SummerWorkandTravel)”,該項目基于美國政府教育及文化平等交流法案,已經運作40余年,每年都有數以萬計、年齡在18-28歲之間的外國全日制在校就讀大學生,利用暑假,進入美國企業進行為期8-16周的短期實習。
專家意見
不是“淘金”
也不是“鍍金”
對海外留學較有研究的華南師范大學政治系主任周熾成教授認為,一定要理性對待SWT,不是“淘金”也不是“鍍金”,只是勤工儉學的海外延伸版。
第一,SWT跟大學專業毫無關系,不是學習。
第二,雖然國內中介宣傳“赴美帶薪實習不僅能掙錢旅游還能賺錢帶回來”,但實際上能賺回機票就已經很不錯了。
第三,SWT很難做到口語“飛躍”。
周熾成提醒,打工學生應掌握關于美國勞工最基本的法律知識,“一定要拿到工作許可,同時一定要簽合同,認真研究每個條款,保護自己。要明白在哪兒、做什么工種、工作時長、薪酬等情況,一定要具體落實。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賺錢。”
其次,如果英語口語無法達到日常溝通就不要參加,否則去了只能干啞巴活,不僅掙不到錢,當遇到安全、維權等問題時,也容易吃虧。”
外國學生如何在中國實習
據英文《中國日報》報道,時年22歲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畢業生勞倫·拉特克里夫在大學里主修新聞專業,對于中文幾乎一竅不通。但她和其他三個同樣來自美國的學生一起,開始在中國網實習。
來自AISEC中國的數據表明,由他們接待的到中國實習的海外學生已經從2002年的數十人上升到了2011年的超過1000人。
作為全球最大的由學生獨立運作的非政府機構,AISEC在107個國家擁有50000多名在校和非在校會員,在中國,他們和IBM、微軟等200多家企業和機構擁有合作關系。自AISEC在2002年在中國成立以來,這一起源于歐洲的組織每年都接受其海外學生的申請,幫助他們來到中國的合作企業尋找實習機會。在過去的數十年中,申請的人數幾乎以每年成倍的速度在增長。
AISEC中國總部的對外聯系部副主席羅旻表示,境外學生來到中國企業實習的情況一直都有。但近年來,借力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行,中國正成為海外學生實習的熱門目的地。而在這龐大的人群中,來自歐美的畢業生們占據主導。
在中國網實習的拉特克里夫的日常工作包括編譯稿件和獨立采寫新聞。此外,拉特克里夫還參加各種新聞發布會。
AISEC的羅旻表示,除去英語翻譯、教學和編輯,當前最受海外實習生歡迎的行業包括金融、咨詢和企業管理。
羅旻所在的AISEC會向這些企業收取“一小部分管理費用”,而對于提供服務的學生是完全免費的。
“企業對海外實習生的招收十分重視,投入也超過了對中國的實習生們。從人員篩選到入職培訓,都把學生們當做正式員工看待。”來自中華英才網的高級企業傳播經理趙洪煒表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