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只做一介武夫,還是能文能武?魚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嗎?”章新拓在微博中這樣寫道。
初二“輟學習武”,“三年不輟”考研。如今,章新拓成為登封塔溝武術教育集團(以下簡稱塔溝武校)3萬多名習武者中唯一一個考上“與武術不沾邊兒”的研究生,可能也是全登封近十萬“少林小子”中的唯一。這是怎樣一個學生,又是如何一步步從“一介武夫”考上鄭大文學院研究生的呢?
章新拓的一天
7月15日6時30分,塔溝武校大門口,24歲的章新拓帶著他的22個“兵”等候69名“洋弟子”。
章新拓是塔溝武校“漢語橋”項目的負責人。
7時50分,兩輛大巴車準時開來。車上這群來自美國的“洋學生”,是通過河南省教育廳漢辦專門來學習漢語和武術的,章新拓他們,就是陪同這群“洋學生”學習武術、漢語。20分鐘后,在少林寺景區的塔林邊,章新拓把他的“兵”和“洋學生”分成6個組,一邊游戲一邊學“豬、狗和貓”幾種動物的名字。下午,章新拓帶著這群“洋學生”來到塔溝武校的教室,學習了兩個小時的漢語,主要講“形聲字和象形字”,教室內已經為這些學生配備好了毛筆和紙張,他們還要練一會兒書法,接下來去練功場練“功夫扇”。
章新拓很喜歡這份工作,但8月底就得離開塔溝,因為他要去鄭州大學文學院讀研究生了。
章新拓經常一邊練功一邊學習
迷上李連杰,棄文習武
2002年暑假過后,該上初中二年級的章新拓決心棄文習武,“太迷戀李連杰了”。章新拓的家在江西臨川,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故里。這個不大的縣城,有著濃郁的文化氛圍,努力學習,考上名校,是所有家庭奮斗的重要目標。
所以,章新拓的父母,堅決不同意兒子這個不著邊際的想法。一個在重點學校的重點班里,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如果按照正常的成長軌跡,應該會考上名校,光宗耀祖。“媽媽哭著說,只要你不學武,你提什么要求我都答應”,13歲的章新拓也橫下了心,“如果不讓我練武,我就不上學了”。章新拓是家里的獨子,父親做生意,母親有穩定的工作。章新拓現在回過頭看,也承認,“我的要求,是有點離經叛道,但是,我一點不后悔”。“我們就這一個獨生子,他猛一下不上學了要去練武,我感覺天一下塌了”,昨天上午,遠在江西的章新拓媽媽在電話中說。
母親的眼淚和父親的恐嚇,都沒能讓章新拓動搖,“一是骨子里有股明星夢,想做李連杰那樣的武打明星;二是想逃離父母的束縛,過自由的生活,學習壓力本來就大,回家還要再做各種作業,我實在受不了了”,章新拓說,“出來學武,在潛意識里,可能還有一種對傳統教育的反抗。”
“送我走時,媽媽一直跟著汽車跑著哭,坐在車上的我也開始流眼淚”,至今,章新拓對離開家時的細節記憶猶新。
現實與想像的差距
“我原來想著,就是師兄弟們在一起,晨鐘暮鼓,在潺潺的溪流邊練武”,學武的現實與章新拓的想像有著很大的差距,“沒想到就在大廣場上,塵土飛揚,而且紀律特別嚴,幾點吃飯,幾點睡覺,都有明確要求”。
盡管如此,但來塔溝的第一個晚上,章新拓興奮得幾乎一夜未眠。幾十人一個屋、大通鋪,一切都是那么新鮮,重要的是,他感覺“終于自由了”。不過,在父親離開的那一夜,章新拓躲在被窩里哭了半夜。
經過校運會的選拔,章新拓來塔溝的第二年,就進入武術套路高級班。“那時我的夢想,就是練好功夫,爭取有一天跟李連杰一起演電影”。章新拓說。但在第三年,他習武的決心第一次了動搖“旋子翻轉和旋風腳540度接劈叉,怎么都練不好”。而后,在一次訓練中,小拇腳趾不慎骨折。“我那時有些猶豫,是不是回家上學。”但是,章新拓也很矛盾,“從家走之前,左鄰右舍都知道,現在沒練成就回去,那不是太沒面子?”
喜愛和不服輸,支撐著章新拓在塔溝一待十多年,其間,校運會上拿了多次冠軍,河南省的武術比賽中,也常常折桂。“每年只在過年的時候回一次家,父母也問,累不累,苦不苦?我從來都說挺好的。我也知道父母擔心,每次回家,我媽都得哭幾場”。
練習武術的同時,章新拓沒有丟掉文化課,“其實,我從家走出來的那一天起,就希望自己能夠文武雙全”。
為了自己的理想,章新拓不愿放掉任何一個學習的時機。
鄧亞萍讓他重新定位自己
在以武術為特色的塔溝武校里,章新拓的文化課,很輕松就能鶴立雞群,“有時候我覺得老師講得太簡單,我會在課堂上偷偷看一些更難些的書。”
而刺激章新拓努力學習的,還有原因“在我們老家,經常會有哪個親戚考上什么大學之類的消息。還有一年,我的三個同學考上清華,挺刺激人的。”雖然同學們理解章新拓的選擇,但過年聚會時,總有人會說起“你現在能打幾個人”這些讓他有些尷尬的話題。
章新拓常拿鄧亞萍激勵自己,“她是運動員出身,學習基礎也不好,但最后通過努力拿到了劍橋的博士”。2006年,章新拓進入塔溝武術教育集團下屬的少林武術職業學院,選擇了英語專業,“我想換一換生活和學習方式,只學體育,感覺路子有些窄”。
鍥而不舍,三年考研成功
讓章新拓最終下定決心走“能文能武”這條路的,是他的學生們。
2009年,大專畢業的章新拓,成為塔溝武校的一名教練,“我教的是一所高校(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與塔溝聯合辦的本科生武術課,和同齡人接觸,我才感覺到了自己知識的欠缺,沒事兒的時候,我喜歡去他們的文化課課堂旁聽”,章新拓說。
2011年,章新拓第一次考研,“主要是投石問路,以前對考研沒有一點概念”。2012年,心里有點兒底的章新拓又走進考場,這一次,他有針對性地報考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我這些年經常與漢辦‘武林漢韻’交流團一起出國,參加武術表演和漢語交流,對‘漢語國際教育’特別感興趣”。但遺憾的是,這一年章新拓仍“名落孫山”。不服輸的他并沒氣餒,以加倍的努力向2013年考試沖刺,“為了擠時間,有時吃飯也在聽英語,壓腿時也在看書”。 今年7月,章新拓如愿以償地接到了鄭州大學文學院的研究生入學通知書。
文武全才是方向
“他打電話說考上研究生了,我還以為這孩子在撒謊,人家正常上大學的孩子想考研究生還很難,他連初中二年級都沒上到頭,我和他媽都不大信”。但后來,章新拓的父親章建輝在鄭州大學文學院2013年碩士招生計劃及復試結果公示欄查到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錄取的新生章新拓,“兒子這些年挺不容易的,我和他媽離得遠,也幫不了他,只要他愿意繼續深造,我們在經濟上支持他”。
河南教育廳漢辦主任徐恒振昨天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這個學生很刻苦,前幾年漢辦組織出國活動時,就見過他,英語很不錯”。
“我們學校已經出了好幾個研究生了”,塔溝武校總教練劉海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不過都是武術相關的專業,只有章新拓這個研究生是與武術不沾邊兒的,這在塔溝3萬多名習武者中,是第一個,這個榮譽不亞于拿個世界冠軍。學校要以他為榜樣,爭取多出幾個像章新拓這樣的全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