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醫學院的研究生陳園,兩個星期前,她的人生就像復制電影《再生之旅》,從一個前程大好的年輕醫生,變成了一個時時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白血病患者。角色的互換讓她難以接受。更棘手的是,因為病情需要,她急需血小板維持生命,但僅靠親戚朋友顯然難以為繼。親友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為她的生命伸出援手。
從醫者變成患者讓她惶恐
日前,新浪微博網友“阿凱天道酬勤”發微博稱:“最近好壓抑的氣氛!一個27歲外地女孩,貴陽醫學院在讀研究生,昨天還和我們一起工作在臨床一線,今天卻病倒了!白血病!珍惜自己,珍惜每一天!因病情需要,目前需要互助獻血,病人的血型是O型RH陽性。”
昨日,在貴醫附院血液科移植病房,記者見到了微博里這名需要幫助的女孩———來自山西省撫州市東鄉縣27歲的陳園。
推開病房門,陳園戴著棒球帽、棉布口罩,被帽檐遮擋得幾乎看不見的鼻梁上,駕著一副眼鏡。
她正在看一檔綜藝搞笑節目,但陳園的一雙眼睛卻沒有沾染笑意,淡淡的注視著電視,就像在看一堵墻。
陳園是貴陽醫學院腫瘤科的研二學生,病發前,在省腫瘤醫院實習。“兩周前開始不舒服,感冒、低燒。”她輕描淡寫的把發現病的過程說出口,開始還以為是扁桃體發炎,沒在意,堅持上班。后來出現皮膚淤青、牙齦出血等癥狀,學醫的她隱隱覺得不太對勁,7月11日晚上做了檢查,報告單顯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第一反應就是完了,沒希望了。”陳園深知這種類型白血病的可怕,暫停學業,放下工作,住進鋪滿白色床單的病房。還是熟悉的醫院,熟悉的消毒水味,熟悉的醫生和護士,只不過,由替人治病變成讓人醫病,醫生和患者的角色轉換,令她難以接受,惶恐不已。
希望能有人能幫她解開心結
“她現在心態波動大,情緒低落,”趕到貴陽照顧陳園的堂姐陳水嬌,眼淚止不住往下淌。
在陳水嬌眼里,陳園是一個性格內向,啥事都憋在心里的孩子,這次患上這么麻煩的病,意志越發消沉。“她會想很多,一會擔心這個病沒有希望,一會發愁即便治好,要花很多錢,而且將來對身體、生育等方面都有影響。結果想得越多,人就越難受。”
陳水嬌說,陳園的母親幾年前因為乳腺癌去世,對她打很大,她后來立志當一名腫瘤科醫生。“還沒實現夢想,自己就患上白血病,陳圓被現實擊倒,再加上她擔心生這個‘富貴病’會拖累父親,所以越發的消沉。”
“前幾天她跟我說,‘姐,以后我爸就托付給你照顧’。”聽著這同臨終囑咐一般的話,陳水嬌頭一次向堂妹發火,“我照顧得再好也代替不了你在爸爸心目中的地位,你如果就這樣走了,你讓你爸怎么活?”說完,兩姐妹抱頭痛哭。
“我現在還有個心愿,就是想讓人幫她重新燃起希望。”陳水嬌希望,能有人幫陳園解開心結,勇敢地和病魔拼搏。
不少人捐獻了血小板還是不夠
患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會出現貧血、出血感染等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表現。陳園也不例外。為此,她必須不斷輸血小板。
同學、同事組織去獻,隊伍不小,可惜因為各方面原因不合格,能獻的人不多。“除了她58歲的父親獻不了,其他能獻的都獻了,”陳水嬌說。
血液科醫生說,陳園的血小板隨時都有可能“垮掉”,一旦“垮下來”,必須馬上補充新鮮血,否則失血過多就有死亡的危險。
但僅靠堂姐和幾名同事、同學,遠遠不夠。“誰還愿意幫幫她?”陳水嬌哭著哀求道。
貴醫附院血液科的蔣醫生告訴記者,陳園所患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是白血病中最兇險的一種,發病后的一個月是死亡高發期,度過這段時間后,病情會有緩和。
蔣醫生表示,陳園目前要先過第一個周期治療,看恢復情況,才能判定接下來的治療方案。該病目前已經有了治愈的方法,只要病人堅持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但當務之急是要幫她把血小板“穩住”。一旦血小板達不到正常值,就會面臨失血過多死亡的可能。因此,蔣醫生希望社會愛心人士能伸出援手,幫幫這個姑娘,讓她有機會活下去。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