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東森新聞云報道,“臺灣怎么會有清華,山寨的嗎?”來臺攻讀研究所的大陸學生進入畢業季,有的人拿著臺灣文憑回大陸找工作,卻被面試官問得啞口無言。
2011年4月開始,臺灣開放陸生來臺就讀大學、碩士及博士班,但在“三限、六不”政策下(限校、限量、限領域及不加分、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可考照、不可續留臺灣就業等),2年過去,首批來臺攻讀研究所的陸生進入畢業季。
據報道,手持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碩士學位的任翰達,今年4月到北京某招聘現場,一人面對10位面試官,遇到一系列始料未及的問題,例如:“在臺灣讀大學和大陸有什么區別?怎么會選擇臺灣?”他頗費番口舌解釋,試圖向面試官證明自己的母校是臺灣最好的大學。
另一位畢業自臺大的女生,為了爭取兩家大陸招聘單位的面試,不得不在課業仍很繁重的時期就開始折騰,其中一家的面試進行了3次,她每次得從臺灣飛回大陸,去年11月,僅一個月她往返兩岸飛了10次,機票錢都得自己承擔。
據報道,陸生中大部分選擇今年畢業的碩士生,不僅和大陸的同齡人一樣遭遇今年的就業寒冬,還面臨臺灣陸生政策歧視所導致的未卜命運。大陸參加過數場面試的陸生方佩(化名)說道“‘臺灣學歷’并不像大家預期的那般優越,也暫無明顯劣勢。”
方佩透露,面試時說到自己畢業于臺灣清華大學,面試官的反應是:“臺灣怎么會有清華,山寨的嗎?”另外,有陸生提到臺大,被面試官反問:“臺大是指臺北大學還是臺灣大學呢?”
順利找到工作的陸生朱昀說,“在廈門,臺大名氣還是挺大的,很多人都知道。但其他學校就不行。比如國立清華大學,也是很好的學校,但是在大陸,即使是廈門,也沒多少公司會知道臺灣也有一個清華大學。臺灣學校在大陸的認可度確實是一個問題。”
陸生王欽則指出,一般臺灣本土公司只傾向招臺灣學生,而臺企在大陸的公司則傾向招大陸學生,在臺求學陸生只得在夾縫中求生存。 不過,方佩認為,即使回到大陸就業面臨類似尷尬,還被家人質疑學歷的價值,她卻還是感到并不后悔。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