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在全國率先出臺加強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15條措施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粵衛信
廣東在全國率先啟動公共衛生建設完善補強工作。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稱“若干措施”),拿出15條硬招實招,對全省公共衛生人才隊伍體系進行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的完善補強,為全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衛生人才保障。
記者留意到,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在2020年專插本招生中增設預防醫學專業,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同比增長50%;到2022年年底,廣東將實現省市縣三級公共衛生快速應急響應人才隊伍全覆蓋。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指出,將探索公共衛生機構公務員分類改革,推動專業技術類公務員專業技術資格任職評定與職稱評審相互銜接。
將建區域性流調人才培養基地
疾控機構體系是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屏障。若干措施明確,依托省、市、縣三級疾控中心,統籌各級公共衛生機構、醫療單位和相關部門人才資源,建設素質全面、本領高強、裝備精良、能征善戰的公共衛生快速響應應急隊伍。到2022年年底,實現省、市、縣三級公共衛生快速應急響應隊伍全覆蓋。
若干措施還明確,要做大做強衛生疾控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要按照常住人口萬分之1.75的比例核定全省疾控系統編制總量。各級疾控中心專業技術人員占比不低于崗位總額的85%,其中衛生技術人員不低于70%。
探索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和青年骨干專家制度。建設區域性流行病學調查人才培養基地。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的實際應用,提升精準調查、科學研判、及時報告、提前預警等能力。同時,分級分類開展實驗室檢驗檢測人才的培養培訓。
此外,若干措施還提出,要提高衛生健康監督執法人才整體素質。實施嚴格的準入制度,各地新招錄衛生監督人員中專業人員比例需占80%以上。健全完善首席衛生監督員制度。
扶植嶺南特色中醫藥防疫人才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醫藥充分展示了實力。若干措施提出,要扶植嶺南特色中醫藥防疫人才傳承發展,有計劃、有重點地扶植培養一批高水平中醫藥防疫專業人才。以實施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究項目和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項目為重點,完善中醫藥師承制度,培養熟悉重大傳染病救治的中醫藥繼承與創新人才;同時健全省市縣三級中醫院感染性疾病治療服務體系,將精通中醫藥救治經方、熟悉重大急性傳染病診療規范的中醫藥專家納入“國醫大師”“名中醫”等評選。重視發揮中西醫結合防疫人才的重要作用,提高重大傳染病的綜合救治能力。
擴大公共衛生專業招生規模
若干措施明確,要更好地發揮“珠江人才計劃”“廣東特支計劃”等人才工程的作用,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杰出科學家、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并明確,對頂尖公共衛生人才申報省重大人才工程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
與此同時,若干措施提出,要注重培養藥品、醫療器械安全應急檢驗人才。組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心理援助隊伍,組建高水平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決策咨詢智庫。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鼓勵高校增設預防醫學、全科醫學、生物醫藥等公共衛生相關學科專業。適當擴大公共衛生及相關專業招生規模,在2020年專插本招生中增設預防醫學專業,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同比增長50%。
將改進公共衛生人才評價方式
在公共衛生人才的管理上,若干措施明確,將公共衛生專業畢業生納入高校畢業生下基層上崗退費計劃。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一線醫務防疫人員,尚未入編的,可按規定招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同時,改進公共衛生人才評價方式,對獲得嘉獎、記功的,可分別提前1年、2年申報衛生技術人才高級職稱;對獲得記大功或授予榮譽稱號的,可直接申報高級職稱。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指出,要探索公共衛生機構公務員分類改革,推動專業技術類公務員專業技術資格任職評定與職稱評審相互銜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