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進優秀大學生對我校大氣科學與全球變化研究領域的了解,首屆大氣科學與全球變化夏令營將于2020年暑期舉辦。夏令營期間將安排專家講座、實驗室參觀、導師學長交流會和文藝活動等環節,促進營員開展互動交流,拓展學術視野,明確研究方向。
1.大氣科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大氣科學專業自1958年建校時即成立,所培養的畢業生中涌現出了包括院士、將軍,以及各類國家人才計劃獲得者在內的一大批杰出人才。近年來在地球氣候系統水循環和能量平衡,衛星遙感理論、反演算法和應用研究,以及大氣污染物分析和輸送模擬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現有教授(博導)9人,副教授6人,其中國家級人才計劃占比33%。近年來在Nature和Science子刊,PNAS,JC,ACP和RSE等大氣科學及遙感科學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多篇。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863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1)大氣探測與遙感;(2)氣候動力學;(3)大氣物理過程;(4) 地-氣相互作用;(5)大氣模式; (6) 大氣化學與大氣環境。
2.全球變化
全球變化專業隸屬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由原環境科學專業主體發展而成。學科包括極地氣候和環境、古氣候、第四紀地質與全球變化、大氣化學、礦山環境污染監測和控制、生態地質等優勢研究方向。現有教授(博導)6人,副教授2人,其中包括多位國家人才計劃獲得者。近年來,在Natur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Geology等國際SCI期刊上發表論文百余篇。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及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1)第四紀地質與全球變化;(2)大氣物理化學;(3)環境地球化學;(4)生物地球化學;(5)極地科學;(6)環境科學。
報名條件:有所在高校推免資格或有意向報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上述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大氣科學、第四紀地質學、自然地理學、表生地球化學、環境科學、海洋科學、微生物學、生態學、物理學、化學等相關專業三年級本科生(2021年畢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