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山東大學“太陽爆發及其對行星空間環境的影響”攀登團隊 --- 空間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2020年度“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招生簡章
山東大學攀登團隊與空間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基本情況介紹
“太陽爆發及其對行星空間環境的影響”研究團隊于2018年12月入選山東大學攀登計劃第一層次創新團隊(理工醫),建設期限為2019年1月-2023年12月。首批共立項支持了6個第一層次團隊。
山東大學攀登計劃創新團隊,旨在強化內涵發展,著力解決拔尖人才培養的關鍵問題,突破我校頂尖人才和高端科研平臺匱乏的瓶頸,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培育一批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的高端科研平臺。瞄準國際科學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結合我校發展規劃,分批、分類遴選10個左右團隊,通過5年的重點建設,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實力突出的創新團隊,科研實力達到國際領跑水平,成為學校重大成果、領軍人才和高端平臺的策源地,推動相關學科實現跨越式發展,支撐我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該團隊目前依托山東大學空間科學研究院和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在空間科學和空間探測技術領域組織開展學科建設,重點針對太陽爆發及其對地球和行星空間環境影響的機理、太陽風與行星表面的作用機理和后果兩大科學問題,以解決有關重大科學問題、滿足國家空間環境保障和深空探測戰略需求為牽引,通過空間科學、天文、行星科學、電子信息技術、航天工程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形成相輔相成的科研和技術大團隊,突破目前所用空間科學研究數據主要來自國外的現狀,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領先的空間探測與實驗系統,推動重大科研成果的產生。同時,團隊將依托發展起來的跨學院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團隊和實驗室平臺,在科技融合與理工交叉的“新理工”框架下探索革新現有人才培養模式。
山東大學空間科學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5月,2013年7月開始實體化運行,并作為學校的試點單位在科研組織、薪酬與評價等方面進行了系列改革,是山東大學在空間科學方向學科建設工作的承擔和實施載體。經多年改革探索和運行實踐,研究院已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學科建設和科研規律的新發展模式,在人才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與關鍵技術研發、國家任務與重大科研項目承擔、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工作發表等方面均取得突破。2016年,“空間科學與技術學科”入選山東大學首批“學科高峰計劃”特色學科重點建設;2018年,“太陽爆發及其對行星空間環境的影響”研究團隊入選山東大學攀登計劃創新團隊(理工醫)首批資助建設第一層次團隊。這兩項均為空間科學學科發展里程碑,使該學科成為山東大學重點支持建設的特色學科方向。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坐落在依山傍海的青島即墨區鰲山灣畔,左鄰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右臨青島市藍色硅谷開發區中心,是山東大學時隔半個世紀后,重返青島市而設立的新校區,著力建設成為山東大學在青島的高端人才聚集和培養基地、高端學術和應用技術研究基地、高新技術成果的孵化和產業化基地、高水準的國際學術交流基地,成為山東大學“雙一流”建設的“新引擎”。該校區是山東大學一校三地八校區中最大的校區,首批從濟南搬遷青島校區的有六個整體學院和八個研究單位,是唯一研究生數量超過本科生數量的校區。校區背倚嶗山,面朝黃海,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2019年5月,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獲準設立空間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該中心是山東大學空間科學研究院在一校三地戰略指引下積極籌建的空間科技學科集群與空天探測學科交叉大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成建制引進,中心已組建起“太陽大氣動力學”和“小衛星技術”融合團隊,正在太陽活動與空間環境、小衛星平臺和空間探測載荷關鍵技術方面聚力攻關,以在科學前沿問題牽引下,掌握探測設備關鍵技術,搭建天地一體化太陽活動和空間環境探測系統,實現學科建設重大突破,提升我?臻g科學與技術學科學術競爭力。中心人員介紹參見:https://www.frontier.qd.sdu.edu.cn/yjzx/kjtwwlrhyjzx.htm。
空間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公告
2020年山東大學“太陽爆發及其對行星空間環境的影響”攀登計劃創新團隊空間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第一期)活動將于2020年7月28-29日舉行。本次活動依托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空間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開展,招生專業為太陽大氣動力學和空間探測技術(小衛星平臺和空間探測載荷研制),擬招收15名營員,可視報名情況適當增加名額。報名時間從即日起至7月15日。
一、活動內容
1). 介紹中心及學科整體發展情況;
2). 專業介紹與專題講座;師生座談交流會;
3). 接收統考研究生和校外推薦免試研究生的有關政策宣傳;
4). 優秀學員初步選拔工作;
5). 參觀實驗室、校園和周邊環境。
二、優秀生源獎勵(山東大學研究生優秀生源獎或融合中心優秀生源獎)
夏令營學員自愿報名參加面試,將根據面試成績公布優秀大學生獎勵基金獲得者名單。獎勵基金共分四等,特等獎獎金為5萬元;一等獎獎金為4萬;二等獎獎金為3萬;三等獎獎金為2萬。
1). 獲得免試保送研究生資格者,中心將根據《山東大學研究生優秀生源獎勵基金獎勵辦法》(https://www.yz.sdu.edu.cn/info/1009/3093.htm),推薦參加學校統一評定,名額不限!
畢業于山東大學(威海)空間科學特色班的推免生,將根據學校統一規定評定等級并按以下規則發放獎金:綜合相對排名5%以內的按照特等獎額度發放,綜合相對排名10%以內的按照一等獎發放,綜合相對排名15%以內的按照二等獎發放,其它按照三等獎發放。
2).獲得免試保送研究生資格者,但未能入選上述山東大學研究生優秀生源獎的,將全部列選為融合中心優秀生源獎獲得者,獎金額度按照三等獎發放。
上述獎金將在研究生正式入學后按月發放,具體規定參照上述學校文件。獎勵額度超出學校規定的部分由招收導師或導師組根據融合中心及空間科學研究院相關政策支付。
三、申請資格
1). 全國高校本科三年級在校生(2021年畢業生,理工專業);
2). 對融合中心研究方向(太陽活動和空間環境、空間探測技術)領域有濃厚興趣并志愿報考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的地球物理學和物理學相關專業方向。
3). 預計取得推薦免試資格者將優先錄取;
4). 雙一流高校、入選雙一流A類的物理學科或入選A類或B類的地球物理和天文學科的學生可適當放寬條件并優先錄取。
四、申請材料與聯系方式
申請人需準備如下電子材料,發送給融合中心岳老師(電話:15543086516,郵件:yuepinliang@sdu.edu.cn),標題請注明“融合中心2020夏令營報名-姓名-高校”。所提供申請材料必須真實可靠,且與正式報名時遞交的紙質材料一致。
1). 2020年夏令營報名申請表(模板見附件);
2). 2020年夏令營報名信息表(模板見附件);
3). 2020年夏令營報名個人陳述(模板見附件);
4). 本科前兩年半成績單;
5). 英語水平證明材料(四、六級英語成績單復印件,托福、GRE、雅思等證書復印件);
6). 其它證明材料(體現個人學術水平的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首頁的復印件,各類獲獎證書復印件等,如有缺失請附情況說明及相關證明材料)。
五、電子材料提交說明
1). 預報名需提交的材料全部為電子版,成績單等材料請掃描后發送掃描件;
2).電子文件名請按照“姓名-申請表”、“姓名-信息表”、“姓名-個人陳述”、“姓名-成績單”、“姓名-英語證明”、“姓名-獲獎證書”等命名;
3). 使用RAR或ZiP壓縮格式,壓縮包請使用“本科所在學校-姓名”命名;
4). 全部文件大小不超過10M;
5). 以上所有材料以電子郵件附件形式發送。
六、紙質材料
申請人通過營員資格審核后,入營報到時提供所有申請材料紙質版。
七、材料審核及錄取
審核和錄取工作由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空間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組織工作小組負責。錄取工作將于7月18日結束,錄取名單將在融合研究中心網站公布,請隨時關注。
注:本次夏令營最終采取線上還是線下形式視疫情情況另行通知。如為現場線下形式,中心將為全體參加夏令營的正式營員提供夏令營期間在青島的食宿費用(本地學生不提供住宿);中心將為外營員提供夏令營旅費助學金,用于資助從就讀學校到青島的往返旅費(火車硬臥、高鐵動車二等座或長途汽車票,憑票據報銷)。
附件http://www.frontier.qd.sdu.edu.cn/info/1013/2572.ht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