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初試時間為2014年1月4日至1月5日,十月已經過半,考研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倒計時階段,復習時間會顯得愈加緊張,為了幫助廣大考生鼓足全力拼好沖刺戰,網絡課堂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研究中心英語教研室為大家制作了以下復習指導建議,希望能夠助考生一臂之力。
在沖刺的這段時間里,建議大家按照以下三個方面抓住詞匯、寫作、閱讀三大塊。做好最后的沖刺備考復習。
詞匯:借助閱讀題和翻譯題解決生詞、難詞
進入沖刺復習階段,還要不要記單詞?答案是肯定的。但單詞只是基礎,不能讓它喧賓奪主。在學習中,我們常常可以把要掌握的知識點分為三個層次:精確、準確和模糊,對于龐大的考研單詞群,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劃分為這三個層次來操作,所以這時候記單詞應該進入收縮戰線、重點防御的階段,也就是說記憶要有選擇性。
我們可以把單詞書拋到一邊,挑一本簡潔精煉的真題生詞書(最好附有單詞在真題中出現頻率的統計數據),瀏覽其中從閱讀題和翻譯題中析出的生詞、難詞--這是沖刺階段的單詞記憶范圍。到了時間緊張的最后時刻,如果這個范圍仍嫌過大,就挑其中出現頻率高的單詞來記,如果時間不允許,就在核心單詞群里記感興趣的生詞,因為帶有感情因素記憶的東西更牢固。
寫作:總結符合自己寫作水平的框架
寫作也是沖刺復習的重中之重。在考場上有監考老師發現,很多考生到最后交卷時作文題還是空白的,其實并不是他們沒有時間寫,而是有畏難情緒,靜不下心來梳理思路。準備作文首先要熟記一些框架范文,然后要練習隨機應變、靈活運用的能力。記框架是必要的,但選擇框架時要避開那些已經用濫了的"通用汽車",即使它們馬力十足。2014考研英語大綱中對寫作評分標準描述有所變化。以英語(一)第四檔,也就是小作文7-8分,大作文13-16分,合70%-75%水平的這一檔,"老"大綱的層次"基本"清晰變成了新大綱的層次"比較"清晰。第三檔,也就是寫作A節5-6分,寫作B節9-12分,原來的內容"比較"連貫改為了內容"基本"連貫。此外,四、五檔作文也提到了"詞匯相當有限"屬于低分作文。這也就明確的告訴英語二的考生,在考研的寫作部分,作文的層次和分差將會拉開差距,這對于慣用所謂的"萬能模版"的同學更是"雪上加霜"。
考生可以從復習期間遇到的各種英語短文中篩選幾篇出來(也可以給幾篇有不同亮點的文章做外科手術,嫁接出一些符合考試要求的漂亮框架來)。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從真題中找,比如,完型填空題就是命題專家為這個考試專門設計的"命題作文",無論是結構還是語言都完美地符合考研要求;閱讀題中也有一些稍微簡單的、漂亮有趣的文章,也可以把它們改造成符合自己的寫作水平的框架。
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首先淘出來的文章是自己感興趣的;其次,挑選文章和制作框架的過程,就是潛移默化地記憶的過程,框架制作好之后,你對文章的框架和思路就已經了然于胸,再細細咀嚼其中經典的遣詞造句,記憶的任務就大功告成了。你要事先嘗試著運用范文框架寫不同的題目,寫順手了,才能學會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本領,到考場上遇到出乎意料的作文題就不會慌了手腳。
閱讀:閱讀題重在溫習錯題,揣摩思路
閱讀題是沖刺階段"油水"最少的題型。但是鑒于它的"老大"地位,我們也不能完全棄之不顧。溫習錯題、揣摩思路是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全面復習的戰役結束之后,就要從題海里抽身而出,高屋建瓴地進行"善后總結",對真題里做錯的題目進行認真揣摩和分析,所揣摩的思路是命題組的出題思路和自己的答題思路。 歷年命題組的出題思路是一脈相承的,對于一篇文章,考查什么內容、從哪些地方出題、用什么方式考、設置什么樣的干擾項,基本上都有了成熟定型的命題模式,如果能夠體悟到出題人的"良苦用心",答案也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為什么要揣摩自己的錯誤思路?因為許多人都容易一錯再錯,踏進同一條錯誤的河流!只有理清了自己的思路,知道出錯的拐點在哪里,清楚正確的思路,才算真正掌握了那道題的命運,以后出現同類題目,才不會再次失手。
而在英語考研題中,翻譯與完形填空并列難題榜首,考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明顯提高水平,且由于分值太少,對英語考試的整體成績的提高影響不大,鑒于此,沖刺階段對這兩塊"牛皮糖"只有一個辦法--熟讀歷年真題,尤其是翻譯,其考點在歷年考試中屢屢重現,只要背下歷年翻譯真題,就能"多快好省"地找到考研翻譯和做完形填空的感覺。
細節:按照考試書寫要求強化練字
很少有人會想到為了考試還需要專門練字這件事,事實上,這個不經意的細節很可能會讓你贏得考試或者輸掉考試,切不可輕視之。書寫流暢有利于順利答題,獲得閱卷教師的青睞。 并且,2014年的大綱里都刪除了關于答題卡1和2的話語,由原來的試卷冊和答題卡1、2變成了試卷冊和1張答題卡。考生可以感受一下新版的答題卡,大家到了考場上,將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A3大卡,所有題目,選擇,翻譯,寫作,都在上面進行。提醒考生要注意所有的必填信息不能遺漏,特別是對于"二戰"的考生來說,條形碼一定要看仔細,不要貼錯。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