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國誕生后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與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第一所中醫藥院校,也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作為地處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核心板塊的高校,以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對接服務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己任,利用已有的學科和綜合優勢,勇擔深化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推動中醫藥自主創新、引領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任。
學校擁有3名兩院院士,2名國醫大師,2名全國名中醫,69名上海市名中醫,700多名高級專家和教授,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各級各類中醫藥專門人才,全日制在校學生近8000人,校友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學校是國家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特色專業點”建設高校,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及中醫1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技術史、醫學技術6個一級學科及中醫、中藥學、護理、翻譯、公共衛生5個專業學位類別(領域)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專業覆蓋全部中醫藥學科;學校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中醫外科學、中藥學、中醫內科學及中醫骨傷科學;國家重點學科(培育)2個:中醫醫史文獻學、針灸推拿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38個;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4個。有1個教育部中藥現代制劑技術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2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中醫學、中藥學兩個學科順利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高校名單,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我校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三個學科全部進入最高等級的A+檔,是全國中醫院校中唯一取得3個A+學科的高校。學校有8家附屬醫院,基本覆蓋了上海市所有三級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偨ㄖ娣e約67萬平方米,總床位數約6300張,每年服務來自世界各地患者約1700萬人次。學校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已在捷克、馬耳他、摩洛哥、美國等國家設立海外中醫中心,不斷促進中醫藥國際化。
我校以建設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為目標,堅持“不重其全重其優、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實”的辦學理念,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教學與科研實力以及主要學科全國排名領先的中醫藥高等院校。
為加強創新人才選拔,促進優秀生源的優勢互補和校際交流,根據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管理辦法(試行)》(教學〔2006〕14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辦法的通知》(教學廳[2014]5號)、《教育部等六部委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教研[2014]2號)、教育部關于印發《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教學函〔2020〕8號)、《關于做好2021年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的通知》(教學司函〔2020〕38號)的文件精神,我校擬招收經教育部批準的具有推薦免試權的高等院校所推薦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以下簡稱推免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具體實施辦法如下:
一、接收專業和人數
可接收推免生的專業及導師請以《上海中醫藥大學2021年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目錄》、《上海中醫藥大學2021年招收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目錄》中公布的可招收推免生的各專業及導師為準。擬招收推免生人數總和不超過我校本年度招生總數的50%,以推免生系統最終確認的錄取人數為準。
二、學習形式
我校招收的碩士研究生均為全日制培養。學制均為三年,最長學習年限(含休學和保留學籍)不得超過五年。
三、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標準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2.經教育部批準的具有推薦免試權的高等院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并取得本科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生資格(占用申請者本科畢業院校推薦免試生計劃),并經推薦高校公示及“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以下簡稱“推免服務系統”)備案,無備案信息者不得申請;推免生須在畢業時須取得本科學歷及學士學位。
3.報考專業資格要求:
(1)中醫碩士專業學位(專業代碼前四位為“1057”)報考資格: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印發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和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培養方案的通知》[學位﹝2015﹞9號]文件規定,中醫碩士專業學位(專業代碼前四位為“1057”)采取專業學位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接軌的培養,接受符合中醫(含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考試報考條件規定(《醫師資格考試報名資格規定(2014版)》)的專業要求的應屆或往屆本科畢業生(本科畢業專業為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報考。具有碩士研究生和住院醫師雙重身份,完成相應的培養和培訓要求后,可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碩士研究生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相關福利待遇及規培報名資格要求詳見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上海市衛生人才官網。其臨床培養將按照國家統一制定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進行培訓并考核?忌鷪罂紩r需符合“非定向就業”報考條件且報考類別需選擇“非定向就業”,錄取后報考類別統一變更為“定向就業”。
已經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人員不得報考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2)中藥學、藥學專業主要接受醫藥專業類畢業生報考,也接受相關學科專業(理、工、農相關專業)畢業生報考。
(3)中西醫結合基礎專業接收醫藥類畢業生報考,也接受相關學科(生物、化學等相關專業)畢業生報考。
四、報考程序
考生獲得正式推免資格后,按我校規定的時間內注冊并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以下簡稱推免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填寫相關報名信息及報考志愿。
學校對報考我校的考生網報信息進行審查、評議,確定復試名單,在規定時間內,通過“推免服務系統”向申請人發出復試或不予接收復試的通知。
1.報名時間。
(1)2020年10月8日起,學信網推免系統開通注冊,取得推免資格的考生登陸注冊填寫相關信息;
(2)2020年10月12日-14日中午,填寫報考志愿。報考我校志愿填報截止時間10月14日中午12:00。
2.注意事項:
(1)按推免系統規定推免生可同時填報三個平行志愿(參考上海中醫藥大學2021年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目錄、上海中醫藥大學2021年招收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目錄)。我校將優先通知系統顯示最先填報的志愿進行復試,一志愿復試未錄取的再進行二、三志愿復試。
(2)推免生要準確填寫個人信息,如實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對弄虛作假者,我校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進行處理。
(3)推免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提交報考信息時,必須準確、詳細填寫本人通訊地址(省、市、縣、門牌號<信箱號>、郵編等)和聯系電話,以便復試期間聯系考生;錄取通知書等將在2021年6月后按所填寫的通訊地址寄送,故請慎重填寫通訊地址。
(4)已被招生單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否則取消推免錄取資格。
五、復試及錄取
1.復試形式
鑒于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為了充分保障師生健康、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確定2021年推薦免試研究生復試工作采用網絡遠程復試方式進行。
我校網絡遠程復試平臺為“中國移動云考場”,請考生提前安裝并按二級學院(招生單位)的要求進行模擬測試。備用平臺為“騰訊會議”。復試考生按二級學院(招生單位)網絡遠程復試通知,提前安裝、熟悉指定軟件,并按要求的時間配合完成網絡遠程復試軟件模擬測試。
網絡遠程復試由二級學院(招生單位)組織,復試專家小組實施;各二級學院(招生單位)按二級學科組成不少于5人的復試專家小組,對考生進行綜合考核。復試全程錄音錄像。
具體的復試安排由各二級學院(招生單位)根據招生學科特點制定并在院所網頁發布和通知為準,并報研究生院備案,考生須及時查看相關院所官網通知。
2.復試準備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正、反面);
(2)應屆生:學生證、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
(3)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單(須由教務部門蓋章);
(4)填寫、蓋章完整的《上海中醫藥大學報考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表》(見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網頁下載專區,考生所在單位政審意見欄須由考生原所在學校輔導員審核后填寫、蓋章);
請將上述材料掃描電子版后,按順序粘貼至1個Word文檔內,或合成1個PDF文檔。文件命名為“考生姓名+身份證號”。復試開始前1天通過“中國移動云考場” 平臺的“身份驗證”模塊中上傳,由二級學院(招生單位)進行核驗。考生在正式在線面試時,須準備好上述文件的原件,以隨時備查。
3.復試流程:學校通過研招網“推免服務系統”向推免生發送復試通知,各學院通過電話等形式告知具體復試安排,推免生在規定時間按要求參加復試。一志愿復試未通過的考生,根據第二三志愿進行復試,或可調劑至其他高校。
4.體檢:考生復試合格后,須自行前往所在地三甲醫院體檢,2020年10月21日前提交體檢報告單的電子版或掃描PDF版至各二級學院(招生單位)所指定的工作郵箱。未提交體檢報告者不予錄取。
體檢合格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的要求。除此國家規定外,凡慢性傳染病、器官器質性病變,及其他認為不能符合我校學習工作要求的,一律不予錄取。
5.擬錄。焊鶕鲗W院上報的復試結果,由研招辦通過“推免服務系統”向推免生發送擬錄取通知,收到待錄取短信通知的考生,務必于截止時間前在“推免服務系統”上完成待錄取確認,逾期未完成確認者視為自動放棄待錄取資格。考生確認后,擬錄取名單報學校招生工作委員會審議并公示10個工作日無異議后,將擬錄取名單上報。
6.錄取通知書發放:擬于2021年6月后寄送錄取通知書。
7.取消錄。河邢铝星闆r之一者,將取消其入學資格
(1)體檢或政審不合格者;
(2)在考試、錄取過程中弄虛作假者;
(3)入學時,尚未獲得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者;
(4)經批準獲得推免資格后,受到處分者;
(5)擬錄取為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因各種原因未進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招錄者;
(6)推免生因各種原因,被原推薦高校取消推免資格者。
六、學費、獎助學金政策
(一)學費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加強研究生教育學費標準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887號)及《上海市物價局、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加強本市研究生教育收費管理的通知》(滬價費〔2013〕15號)文件精神,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我校向所有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我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收費標準如下:
附注:
培養方式
|
培養類型
|
學科性質
|
收費(元/學年)
|
全日制
|
學術學位
|
基礎學科
|
非定向生6500
定向生8000
|
一般學科
|
8000
|
||
專業學位
|
所有學科
|
10000
|
1、基礎學科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醫史文獻、方劑學、中醫診斷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醫臨床基礎、中醫倫理學、科學技術史、馬克思主義理論。
2、一般學科包括: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結合臨床、中西醫結合康復學、中藥學、中醫工程、藥劑學、生藥學、藥理學、醫學技術。
本校“5+3”一體化專業學生轉入碩士階段后,收費標準參照其本科入學當年本科招生簡章規定執行。
(二)獎助學金
錄取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考生,入學后按相關規定享受研究生獎助學金。我校研究生獎助體系由研究生獎學金與研究生助學金兩部分構成。獎學金包括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優秀畢業論文獎、教育部臺港澳僑研究生獎學金等;助學金包括國家助學金、“三助”崗位津貼、國家助學貸款,研究生臨時困難補助等。具體按照當年發布的獎助通知為準。
七、聯系方式
考生可登陸我校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網頁及時瀏覽招生信息。
單位代碼:10268
聯系部門: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蔡倫路1200號圖書館裙樓2樓202室
郵政編碼:201203;電話(傳真):021-51322530
網址:http://yjsy.shutcm.edu.cn/1142/list.htm
研招辦郵箱:shutcmyjszsb@163.com
導師網網址:http://tutor.eol.cn/web/school/index?school_id=87
八、監督舉報電話
中共上海中醫藥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電話:021-51322410。
九、其他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政策見下列官網: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ttp://wsjkw.sh.gov.cn/
上海衛生人才網:https://www.shwshr.com/DoctorZyys.html
注:如2021年招生年度國家出臺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將作出相應調整,并及時予以公布。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單位招生咨詢電話:
序號
|
單位
|
部門
|
姓名
|
辦公電話
(區號021)
|
1
|
龍華醫院
|
教學處
|
郭老師
|
33324029
|
2
|
曙光醫院
|
教學處
|
鄭老師
|
20256029
|
3
|
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
教學處
|
李老師
|
65161782-8222
|
4
|
市中醫醫院
|
教學處
|
裘老師
|
56628311
|
5
|
普陀區中心醫院
|
教育科
|
張老師
|
22233863
|
6
|
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教學處
|
郝老師
|
65785231
|
7
|
光華醫院
|
教學處
|
林老師
|
52503415
|
8
|
第七人民醫院
|
教學處
|
吳老師
|
58670561-6305
|
9
|
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曙光醫院寶山分院)
|
教學科
|
仇老師
|
56690029
|
咨詢時間:工作日9:00~16:30。
上海中醫藥大學
2020年9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