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10月10日啟動,報名首日又創出歷史新高。屢創新高的研究生就業大軍,不時傳出的“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尷尬,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發布的《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也顯示,從2009年起,研究生就業率連續3年不如本科生,這與“學歷越高,越容易找工作”的觀念大相徑庭。
1研究生數量年年增長
【2020年目標200萬】
1978年是我國恢復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年,當年錄取10708人。2012年,我國碩士研究生錄取約51.7萬人,招生規模超過35年前的50多倍。
我國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入學在1978年,共18人。1993年,錄取博士研究生6200余人。到2012年,我國博士研究生錄取人數為6.7萬,是20年前的10倍以上。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研究生在校生規模將達到200萬。
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到2013年我國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持續增多,從2008年的120萬人已經增加到2013年的176萬人。考研[微博]大軍每年增加10萬人至15萬人。
2僅3.2%的人認為碩士研究生沒貶值
【寬進寬出淘汰率低】
從歷屆研究生錄取和畢業的相關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碩士研究生整體淘汰率不到5%,而在許多教育發達國家,這個數字可能高達30%-50%。多數人表示碩士研究生教育寬進寬出的現狀讓碩士學位含金量大打折扣。
據中國教育在線調查顯示,超過9成投票者認為研究生學位已貶值,僅20.2%的被調查者感覺問題還不至于太嚴重,3.2%的人認為沒有貶值。
【碩士學位授予數遠大于畢業人數】
1999年是碩士研究生跳躍式發展元年,從2003年開始,我國碩士學位授予數猛增35.35%,且當年碩士學位授予數首次超過10萬,達120186人。博士學位年授予數接近十年前的5倍。
由于培養制度的原因,我國碩士學位授予數每年都會高于畢業人數,從2004年開始,這兩個數字的差距越來越大,僅2009年數據,碩士學位授予數就是畢業人數的1.3倍。
3讀書方向跟不上用人單位要求
【不考慮對口跟著就業走】
大學畢業時對方要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了對方要博士。讀書的速度跟不上用人單位的要求。就業的壓力始終如影隨形,2008年金融危機后,考研變成大學畢業生躲避就業危機的有效途徑。大多數考生并不是很關心所報專業是否對口,有63.8%的考生帶有盲從和考慮不周的問題。超過半數的本科畢業生在考研究生時,對專業對口并不很看重,其中能達到非常對口的學生比例僅三分之一左右,完全不對口的學生比例達到了55.6%。
1999年的研究生最難考,2010年考研較容易,主要是因為錄取計劃猛增。有不少人甚至在考研路上堅持不懈,孜孜以求,不少學生表示,即使考研失利,也會鍥而不舍,這樣對考研孜孜以求的學生比例為三分之一,只有14.3%的學生會考慮先上班再復習。
4研究生專業招生兩極分化
【管理和經濟專業持續升溫哲學專業不吃香】
管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錄取在2009年達到頂峰,錄取4.3萬余人,之后每年以近3%的速度遞減,而同期全國碩士研究生總錄取人數每年增加5%左右,形成的落差非常明顯。
哲學專業是近年來唯一一個錄取人數連年下降的研招專業,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11年普通高校哲學專業錄取3790人,這個數字比2007年下降了15.26%。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研究生報名查詢系統數據顯示,熱度排名前十的考研專業中,管理類占4席,經濟類占兩席,工學占兩席,教育學占一席,文學類占一席。
【北京上海的名校名專業最吸引人】
學校所在地始終是考生擇校的一個重要因素,北京、上海更因為有大量優質教育資源而受到考生青睞。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考研共有27萬余人報考北京研究生院校,外埠考生占58.6%,其中山東、河北、河南報考人數逾萬。在擇校問題上,絕大多數被調查者選擇了名校、名專業。有8.2%的考生毅然放棄了大學所學專業從頭開始,超過半數的考生選擇一個較為接近的專業繼續深造。
5所有研究生都將交學費研究生就業酬金在降低
在2006年前,公費研究生是國家下達培養經費,不僅免收學費,還可以每月得到基本生活費。從2008年開始,很多高校開始實行研究生收費改革,改革后的研究生教育收費制度不再區分公費和自費,而是采取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的方式資助優秀研究生。
最新規定是,自2014年秋季學期起,所有納入國家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都需繳納學費。原則上每年碩士生不超過8000元、博士生不超過10000元,該政策的實施可能會給考研熱帶來一定程度的降溫。
記者根據歷年來對研究生薪金調查對比分析可以了解到,研究生剛就職的薪酬待遇處于下滑狀態。在2007年的一項調查中,多數研究生對薪酬的心理價位是3000元左右,到2010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半數研究生對薪酬的心理價位指向了4000元以上,而在2012和2013年的網絡調查數據中,近半數研究生對薪酬的期望值又回落到了3000元左右。盡管這個數字對于很多研究生而言并不滿意,但是迫于就業壓力,很多人表示3000元是一個心理底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