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回國的優勢究竟在哪?海歸求職時會考慮哪些因素?海歸的薪資待遇如何?10月26日,啟德國際教育展在東方賓館開幕,展會上發布了啟德教育《2013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該報告針對海歸群體開展調查,對其職場現狀進行了全方位解讀。報告顯示,海歸群體內年收入落差達10萬元。而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名校退學率也高達25%。
該調查歷時近半年,調查范圍涉及北京、上海、廣州、沈陽等23個城市,行業涵蓋金融、教育、醫療、地產、體育、旅游、科研等多個領域,共計發放10592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9173份。
去年27萬留學人員回國
根據2013年《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生發展報告》顯示,近五年回國的留學人員近80萬人,特別是2012年,留學人員回國數量達到27.29萬人,同比增長46.56%,超過70%的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形成“史上最大回國潮”。而2013年又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
當“史上最大回國潮”遇上“史上最難就業年”時,情況又會怎樣呢?《2013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每100名受訪者中就有將近22人認為“回國就業更有優勢”。回國的主要原因中為了照顧親人占16.6%,認為國內職業機會多占13.2%,在國內已有合適崗位占12 .6%,認為國內親朋多,有歸屬感占10 .6%,覺得國內政策吸引力大占7.9%。
相比之下,該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半海歸表示在海外求職的最大阻力是國外經濟情況。其次,專業需求小或已飽和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也是影響中國留學生在海外就業的主要因素,占比分別達到38 .9%和33.6%。
具有多年研究經驗的啟德留學專家表示,雖然學生很重視專業選擇,但往往缺乏系統、科學的判斷標準,導致畢業后很難在海外找到心儀的工作。再加上中國留學生在語言溝通、文化信仰等方面的水土不服,使海外就業更是難上加難。
海外工作經驗決定回國就業收入
《2013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海歸群體內部亦開始產生明顯的收入落差。具有5年及以下海外工作經驗的海歸,歸國后的年收入為16.50萬元;而具有5年以上海外工作經驗的海歸,歸國后年收入為26.71萬元。同時,針對H R的問卷結果顯示,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會將應聘者的專業技能作為優先考慮因素。
參與問卷調查的H R普遍表示,他們更愿意接納具有相關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的求職者,并更樂于為這些人提供較好的薪資福利待遇和晉升機會。根據該調查報告,除非是針對性崗位,大部分職位在招聘中并不區分對待海歸與本土學歷求職者。62%的企業H R認為,在招聘海歸時,專業技能是考察的重點;此外,溝通力和執行力也是企業重點考察的方面。84%的企業H R認為在招聘中,與國內畢業生相比,海歸最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是外語能力;其次,受海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影響,海歸應具備的第二大基本技能是創新能力。
退學的留學生都曾是高分考生
啟德教育集團總裁李朱透露,根據2013年美國常青藤盟校公布的數據顯示,進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14所名牌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退學率為25%,這些學生的共同特點為都是曾經的高分考生。李朱分析,“中西方教育體制、語言環境的不同,導致留學生幾乎都會出現海外教育的不適應,只是適應時間各有不同。”同時他認為無論是普通學生還是高分學生,都可能因為不適應國外學習模式,導致學習跟不上,出現“留學中失敗”現象。
同時調查報告還顯示,現在名校選擇的范圍更廣,除了哈佛、耶魯、劍橋這些耳熟能詳的傳統名校外,一些具有專業優勢的名校已經進入人們視野。李朱提出建議,“學生、家長在留學前,首先要意識到國外教育為寬進嚴出,成功申請名校,不等同于就能順利畢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