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
你們好!
甘肅省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在即,為營造公平、公正的考試環境和良好的考試氛圍,確?荚図樌M行,特提醒廣大考生:
一、提前做好考試準備
(一)考試時間: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荚囉脮r超過(含)3小時的業務課二(代碼為5XX),安排在12月28日進行(起始時間8:30,截止時間根據招生單位確定的時間,最晚不超過14:30)。
(二)考生應按照準考證和考點網站上的說明,提前熟悉交通路線、考點具體位置及周邊環境。提前到達考點接受身份驗證和安檢。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開考15分鐘后,遲到考生不準進入考場參加當科考試。
(三)考生須攜帶準考證、有效居民身份證和規定文具、物品參加考試。嚴禁考生攜帶書包、手機等物品進入封閉區和考場,請考生提前妥善安置好本人物品。
二、做好考前、考中防疫安全
(一)加強防疫知識學習,做好個人防護,避免人員聚集。自12月12日起,應每日進行體溫測量并記錄,做好健康狀況監測。建議考生自12月12日起無特殊情況不要離甘;避免去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和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
(二)所有考生均需考前一至兩天提前打印“甘肅省健康通行碼”,進入考點時向工作人員出示;考生應認真填寫《甘肅省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健康情況聲明書》和《甘肅省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考前14天體溫自我監測登記表》并本人簽字,參加首場考試時上交監考人員。
(三)考前14天內有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境外返回、有境外人員接觸史、有疑似癥狀等情況的考生;考前14天體溫異常的考生;考前14天在居住地有被隔離或曾被隔離且未做過核酸檢測的考生;共同居住家族成員中有以上情況的考生,參加考試時須提供考前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單,方可進入考場參加考試。中、高風險地區信息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查詢結果為準。
(四)所有考生進入考點前必須接受體溫測量。體溫≥37.3℃的考生,需進行體溫復測。體溫復測后仍≥37.3℃,經專業評估和綜合研判,能繼續參加考試的,安排在備用隔離考場考試。
(五)考試期間要做好個人防護。除查驗身份時,考生可以摘下口罩,其他時段須全程佩戴口罩。
(六)考生應排隊有序入場和離場,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
疫情出現反彈地區的考生,要根據當地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最新的部署要求,落實好相應防控措施。
三、遵紀守法、誠信考試
(一)本次考試實行兩次安檢,考生應主動配合監考員按規定進行身份驗證核查、安全檢查等,考生在參加統考科目思想政治理論和外國語考試時不準帶任何文具,所需文具(碳素筆、2B鉛筆、橡皮擦)由考點統一配發。其他科目考試文具,由考生自備。農學門類聯考化學在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允許使用科學計算器(不帶字典存儲和編程功能,具有對數及冪指數計算功能的科學計算器),其他統考科目考試中一律不允許使用計算器。自命題科目是否使用科學計算器見招生單位說明。
(二)遵守《考場規則》,服從監考人員的考場管理。嚴禁考生將手機等違禁物品帶入考點。嚴禁考生對試卷或答題卡(答卷)等進行拍攝、傳出考場或上網,不得將試卷、答題卡(答卷)或草稿紙帶離考場。
(三)考生應按照考點統一發出的考試指令完成考試。整個考試過程以考點信號指令為準。
(四)嚴懲違規違紀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考試作弊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于2019年9月4日起施行!端痉ń忉尅访鞔_規定,在研究生招生考試中組織考試作弊等情形,均應認定為“情節嚴重”。
對違反考試紀律和規定的考生,依據《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號)對其做出相應處理。
對發現的涉考違法行為,請廣大群眾和考生監督舉報,省教育考試院舉報電話:0931-8440620。
四、提高辨別能力,謹防上當受騙
每逢考試,社會上總有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進行詐騙犯罪活動,如利用互聯網、小廣告等兜售所謂“考研試題”、“作弊工具”等,希望廣大考生高度警惕,切莫相信,防止陷入騙局而影響自己的考試,更不要一時糊涂參與組織作弊,觸犯法律,遺恨終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