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廣大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高考生自我防護意識,承擔對社會的防疫責任,按照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河南省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組考防疫工作指南》和《河南省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健康考試須知》相關要求,現將鄭州大學考生健康考試須知公告如下:
一、考前準備
1.河南健康碼申領。考生需于考前14天提前通過支付寶搜索“豫事辦”下載“河南健康碼”,如實填寫個人信息,持續關注健康碼的狀態,保持健康碼綠碼狀態。
2.個人防護。盡量避免去中、高風險地區和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少外出;外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常通風,不扎堆,不聚會,合理飲食。不接觸有省外旅行居住史、境外人員接觸史的人員。
3.健康申報?记14天(12月12日)起,必須堅持每日上下午測量本人體溫、如實記錄健康監測情況,請登錄網址http://www.heao.gov.cn/attach/202010/20201030113724_3350.pdf查看下載《河南省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健康考試承諾書》,用A4紙單頁面打印,如實填寫后親筆簽名,于12月26日上午考試時交考場監考員,并主動配合考點其他防疫措施等,不準瞞報、漏報。
出現“河南健康碼”非綠碼、有境外或中高風險地區活動軌跡的、有發熱(體溫≥37.3℃)或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的、既往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的,要及時診療和排查,并向本人在網上報名確認的報考點如實申報個人身體健康狀況,并憑考前7日內核酸檢測報告(陰性)方可參加考試。出現上述癥狀且報考點在鄭州大學的考生,請于12月24日前按附件1要求填寫信息,將紙質版掃描或拍照后,和個人有效身份證件的正反面照片一起發至郵箱yangongbu@zzu.edu.cn。
隔離治療中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疑似患者、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或治愈未超過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熱患者,須及時向所在院系和研究生院匯報詳細情況,經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等進行專業評估,綜合研判是否可參加考試。
4.赴考準備。提前準備好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忌诟翱纪局许毴陶_佩戴口罩,根據需要佩戴一次性手套,途中避免在車上飲食和用手接觸其他物品,與周圍乘客盡可能保持安全距離,下車后應及時做好手衛生。需要在外住宿和餐飲的,要選擇衛生條件達標的賓館和飯店,采用自助餐或分餐制用餐。需要跨校區考試的考生,應由院系集中組織送考接考?忌毞䦶膶W校統一安排,有序參加考試,如有特殊情況的需提前向學院匯報。
二、入場檢查和考試要求
1.請提前1小時佩戴口罩到達考點,注意保持社交距離。
2.聽從考試工作人員指揮,出示當地健康綠碼、準考證、有效身份證件、本人簽字的《考生健康考試承諾書》。
3.配合考點完成體溫測量、健康檢查和登記,體溫低于37.3℃方可進入考點。體溫異常的考生請聽從考試工作人員安排,經現場醫務專業人員復查體溫及流行病學史等綜合評估指標,確定考生符合健康考試要求后,方可進入考點。如體溫依然不正常,可主動放棄考試,或聽從考試工作人員安排進入備用隔離考場考試。
4.低風險地區的考生在入考場進行身份驗證前,摘掉口罩放入自帶便攜包放置在考生物品放置處,考生自備口罩不得帶入考場?忌蜇撠熑雸鲵炞C的監考老師出示準考證、有效身份證件,將本人簽字的《考生健康考試承諾書》于首場考試入場時交給監考員。入場就座后可自主決定是否佩戴口罩,如有佩戴需要,可向監考員申領考場使用口罩。
5.每場考試結束后,考生要將考場使用的口罩向內對折放置在座位桌上,用文具盒一角輕壓,不得帶出考場。按監考員的指令,有序錯峰離場,不得擁擠,保持人員間距,不在考點內滯留。
6.考試過程中,如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者,應主動報告監考員,經考點醫務工作人員綜合研判后,根據實際情況對需要轉移到隔離考場的,引導考生沿備用隔離通道轉入備用隔離考場,補足時間,繼續考試。
7.中高風險地區、備用隔離考場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聽從考試工作人員安排。全部考試科目結束后1天內,由當地招生考試機構會同衛健部門組織考生進行核酸檢測。
三、其他注意事項
1.考生不得提供身體健康狀況虛假信息,對隱瞞行程、隱瞞病情、故意壓制癥狀、瞞報漏報健康狀況的考生追究相應責任。
2.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及有關政策要求,如上述內容發生變化將通過“河南省招生辦公室”和“鄭州大學”“鄭州大學研究生院”等網站另行公告。
3.本公告內容僅針對疫情防控,《考場規則》等其他事項請查閱河南省招生辦公室和鄭州大學考點發布的其他公告信息。
4.請考生從現在至研考結束前的時間里,關注“河南省招生辦公室”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及時了解相關信息。
附件下載http://gs.zzu.edu.cn/info/1071/10905.ht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