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起,全日制專業碩士正式結束了“自籌經費”的歷史,與學術碩士一起納入國家研究生經費投入與獎助學金機制。這一變化對專業學位教育有何影響?在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作為下一階段改革的重點、難點、突破點,專業碩士又該如何實現“一流標準、特色突出”、“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同等待遇”終于成為現實
“這次取消了‘雙軌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同等待遇’,這對全日制專業碩士的發展肯定是好事。”說起2014年專業碩士招生的變化,不少高校的研究生工作負責人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近年來,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國家開始大力發展專業學位。自2009年全面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以來,國家每年將碩士生招生計劃的增量主要用于專業學位,并將存量部分中的學術學位計劃按不少于5%的比例調減,用于增加專業學位計劃。預計到2015年,全日制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將達到1︰1的比例。
我國原有研究生招生按經費來源分為國家計劃、自籌經費和委托培養三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一直屬于“自籌經費”之列。相應的,一些學校按照考試分數高低分配免費的學術碩士和自費的專業碩士名額。因而,“自費”、“分低”、“無獎學金”似乎成了專業碩士“低人一等”的標簽。
今年,三部委相繼出臺《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等政策,取消了國家計劃、自籌經費和委托培養的“雙軌制”,僅按照就業辦法分為“定向和非定向”兩種類型。所有學生同樣交納學費,并同時享受獎助學金。
事實上,專業碩士近年來不斷發展,已日益被考生及用人單位所認可。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驗收報告》顯示,各專業學位的第一志愿報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此次將專業碩士納入國家研究生經費投入與獎助學金機制,無疑消除了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之間最重要的一道身份屏障,真正實現了“平起平坐”。
與職業資格認證銜接成新方向
“同等待遇”的實現,也給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的區別在哪里?“如果沒有特色,就沒有必要單獨設一個專業學位了。”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在日前召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推進會上開門見山。
“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推進產學結合為途徑”,被認為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出路所在。方向已經明晰,但如何在課程、實踐教學等方面體現職業能力?實踐能力是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突出特征。為了解決學生到企業一線實習難的問題,一些省份由政府牽線、企業出資,設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
在滿足行業企業人才培育規格方面,專業學位與職業資格認證的銜接被業內視為一個新的方向。目前,工程碩士已經與項目管理、物流、設備監理等職業資格進行對接。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賀克斌表示:“與職業資格認證的銜接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另一方面也反作用于學校,使人才培養模式更好地與崗位對應。”
改革需要推動力也需要牽引力
盡管越來越多的專業學位認識到職業資格認證這條“捷徑”,但要打通這條途徑并不容易。
一些行業尚未建立明確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例如,教練員是體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目標之一,但是對教練員資格準入沒有統一的要求。賀克斌說,他所在的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曾經聯系幾個行業學會,希望探討人才培養規格,但發現這些學會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考慮很少,大多只停留在業內聯誼的層面。
而已有的職業資格認證,由于其考試和頒發證書的權力并不在教育部門,實現與專業學位的對接,需要部門之間的合作。“在這方面,僅靠一所大學或一個地區是很難實現的,需要有更高層面的支持,需要體制機制的保障。”賀克斌說。
在賀克斌看來,在機制方面明顯需要做出改變的還有“對教師貢獻的評價機制”。“中國高校最近十幾年評價教師的趨勢是論文導向,教師的工程背景不受重視,所以就出現了‘科學家培養工程師’的現象。建議通過評價機制的改革,更好地調動教師培養專業碩士的積極性。”
目前,國家和教育部門出臺多項措施,對專業學位發展構成很強的推動力,未來更重要的是制造牽引力,如通過稅收的優惠加強企業接納學生實習的責任,讓人才市場向招生和培養環節反饋更強信號。如果只有推動力,而不形成牽引力,那么推動就會遇到阻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