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做好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的部署要求,始終把確保師生安全放在首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校園安全工作,多措并舉排查安全隱患,扎實推進安全防范建設,切實維護師生安全和校園和諧。
提高政治站位,齊抓校園安全。始終把做好校園安全工作作為政治任務來抓,成立校領導牽頭的校園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安全工作專題會議,研判校園安全形勢,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實驗室安全、安全保衛等各項工作,確保校園安全工作思想認識深入、領導堅強有力、組織運作健全、壓力傳遞到位。建設“大安全”格局,學校主要負責同志與各二級部門、單位負責人簽訂校內治安保衛和消防安全工作責任書,明確職責范圍,突出工作重點,層層壓實安全責任。
強化體系建設,凝聚工作合力。結合學校安全工作實際,制定《校園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突出實驗室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建筑施工安全、實習實訓安全、治安防控、校車及交通安全、安全教育等八大重點整治領域。針對疫情防控和學生返校復學工作要求,各部門密切協調配合,按照防疫要求共同完成校園封閉式管理、衛生防疫、校內食堂、物業服務等各項工作,維護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校園的安全穩定。組建由基建、后勤、保衛等多部門組成的后勤安全生產檢查領導小組,全面梳理后勤安全相關資料臺賬,抓差補缺,扎實做好后勤安全生產。
狠抓工作落實,強化隱患治理。高頻次開展實驗室安全檢查,通過專家聯查、專項檢查等形式,重點對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存放、管理與使用、危險廢棄物的收集與存儲進行檢查,就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現場指正并要求限期整改。常態化開展防災減災專項安全檢查,巡查兩校區湖河水域、高層建筑、宿舍、食堂、實驗室、商鋪等重點部位,著重檢查各場所對夏季防汛抗旱、極端氣候等災害的預防準備情況及校園消防安全情況。把握重要時間節點,在開學及節假日對實驗室、宿舍、食堂等區域開展檢查,重點檢查實驗室安全管理、危化品管理、消防安全、電氣設備安全、食堂食品安全等內容,對發現的安全隱患現場整改。
加大投入支持,提升防范水平。注重加強安防技術投入,堅持“人防、物防、技防”協同發展。有序推進各項消防工程建設,年均更新滅火器8000余具、消防水帶近百條,不斷完善煙霧報警和噴淋系統,增設校內視頻監控點位,建設先進視頻監控管理平臺與校內微型消防站,提升消防預警與安防監管智能化水平。持續開展安防設施設備改造升級,逐年增設、更新高清攝像點位,努力消除監控盲點,擴充監控視頻儲存容量,完成監控室視訊系統與教育部門對接。全面升級監控信息平臺,完善電子地圖、云鏡立體防控、越界報警、車輛測速、軌跡追蹤等功能,基本實現對校園道路、水面、廣場、樓宇等全覆蓋。
加強應急值守,深化校地合作。切實做好應急值守,建強安全保衛隊伍,配齊防衛裝備,提升重點區域巡邏頻次,有效防范影響校園安全和教育教學秩序的各類行為發生。加強校地聯防聯動,保持與地方政府及公安、消防、安監、綜治、轄區派出所等部門的互動。疫情期間在學生返校復學和新學期開學報到時段,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引入民警、交警、地方志愿者等校外力量,確保平安順利復學。深化警校合作,與地方公安局簽訂平安校園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加強在平安校園建設、突發事件處置和校園法治教育宣傳等方面的合作,在校內建設校園警務工作室,進一步提升學校安全管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綜合治理能力。
深化安全教育,營造安全氛圍。上好開學安全第一課,從防火、防盜、防電信網絡詐騙等方面向入校新生傳授安全知識。創新安全課程形式,開設《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大學生防騙“12345”》《校園法制教育正當防衛》等線上安全教育課程。組織“消防進軍訓”活動,邀請消防專家現場指導新生實操滅火及應急疏散演練,開展反恐防暴演練,提升消防避險和應急處置能力。堅持以校園生活實際為導向,開展“安全生產月”“防災減災宣傳日”“消防進軍訓”“藥贏沖沖沖”等主題活動,著力提高安全教育的實效性。召開留學生新生教育大會,涵蓋普法教育、健康教育、規章制度講解等方面,要求留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期間,遵守安全規章制度,保護自身平安健康。注重發揮新媒體平臺宣傳作用,組織全校師生參加疫情防控和校園安全在線教育和相關考試,結合重要時間節點,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發布《防災減災周,我們應該掌握這幾個技能》《“萌新入學季,安全心中記”開學安全注意事項》《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等安全教育推文,組織開展“我是安全明白人”抖音話題活動、安全體驗場館360全景示范展示等活動等,營造濃厚安全宣教氛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