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聚焦建設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戰略目標,緊扣“四個面向”戰略方向,把準科技發展新形勢,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扎實推進學?萍俭w制改革。
聚焦國家戰略,強化項目引導。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代治水方針,聚焦國家水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創新科學研究與科技攻關,為推進水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持。研究提出應對未來區域性極端洪旱災害和水資源時空變異的措施,為區域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提供重要依據。建立V形河谷地震波傳播解析模型,研發近斷層橋墩抗震減災技術與病險土壩抗震加固技術,破解V形河谷地震動輸入工程抗震瓶頸難題;創建大型泵站整體水力模型試驗理論,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貫流泵設計、制造成套技術,攻克小空間大泵站水力條件差、效率低的難題;創建生態節水型灌區建設理論方法體系,突破灌排系統與面源防控相耦合的關鍵技術瓶頸。創立平原河網多目標水動力重構理論與技術體系,助力平原河網水問題統籌治理,有效提升我國水問題綜合治理水平。
加速成果轉化,服務經濟發展。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著力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成立科技成果轉化領導小組,建立標準化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工作流程。設立“河海知識產權運營與成果轉化專項基金”,推動建成“單項成果—系列成果—成套技術”的高價值成果培育鏈,在水利水電開發、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等領域形成交叉性高價值專利群。聯合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打造“水利科技成果交易平臺”,通過平臺運作推動提升學?萍汲晒D移轉化質量和效率。
創新平臺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堅持以一流實驗平臺建設為基礎,推動源頭創新。建成青藏高原寒區綜合實驗平臺、新安江水文綜合實驗基地、江蘇省沿海海洋水文觀測網等野外臺站,打造具有影響力的“上游河源區—中游湖庫聯通區—河口海岸區”野外原型全要素實驗流域基地。建設水利環境特色鮮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公共試驗研究平臺,試驗大廳單層面積超4.9萬平方米;建成三向六自由度模擬地震水下振動臺系統,新建L型風浪流港池系統等,為流域規劃、流域水生態綜合治理、大型水利工程、海洋工程等方面的大比尺物理仿真模型試驗創造條件,努力提升科研服務能力水平。
培育“揭榜英雄”,推動持續發展。堅持“分層培養,重點培育”的原則,穩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修訂《“大禹學者計劃”實施辦法》,構建分層次全過程培養體系。修訂《“青年教授”“青年副教授”聘用辦法》,完善晉升通道,不拘一格選用人才。健全多元化薪酬激勵機制,推行年薪制,對“人才特區”師資引聘、海外人才、緊缺高層次學科人才實行“崗位津貼+績效獎勵+專項津貼”模式。依托“2011”計劃、“大禹團隊計劃”,以水利、環境學科為核心,突破學科壁壘,打造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團隊。構建“團隊+個人”動態考核機制,綜合考核團隊整體績效,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制定能進能出的考核機制。實施教學、科研雙選模式,著力提高教學能力、教學質量,打造潛心育人的教學團隊和培育瞄準國家重大需求的科研創新團隊。近5年,學校新增教育部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優秀教學科研團隊3個,省級教學、科研團隊9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