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價值塑造、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著力構建一體化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全過程,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聚焦機制“立德”,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圍繞“領軍人才”培養目標,組織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構建“思想引領、能力提升、知識傳授”培養體系,著力培養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知識基礎、深厚的人文素養和突出的創新能力,努力造就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擔當引領未來和造福人類的領軍人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修訂各類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實施《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動計劃》《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樹立“大思政”教學改革理念,充分發揮學習的課堂、文化的課堂、實踐的課堂“三個課堂”協同育人作用,整合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四條戰線”,推進書院發展建設,促進學科交叉。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黨委書記、校長為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勉勵學子立大志、入主流、干大事、勇擔當。大力弘揚愛國精神與時代精神,圍繞抗疫主題開設“信仰公開課”,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先進人物宣傳報道,切實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
聚焦課程“育德”,強化思政體系構建。將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思政課作為“第一學院”和“第一課程”進行專項規劃、重點建設,充分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創優工程行動計劃(2019—2021)》,在學校“雙一流”建設中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思政課建設予以重點支持,實施“登峰計劃”,建強馬克思主義學科,打造思政系列“金課”。聚焦思想政治理論核心課程建設,打造“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和“領航示范課堂”,一學年開展50余期“思政課創優在行動”活動。設立專項教改經費,立項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改革試點項目210項,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制定《關于深化思政課教學體系與教學模式改革的實施辦法》,推進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改革,實施中班教學、小班研討,開展“翻轉課堂”等混合式教學,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育人效果。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引入智慧課堂、MOOC教學等技術,開設“東大人的國家記憶”千人思想政治理論大課,開展由兩院院士等主講的“信仰公開課”100余場次,其中抗疫主題網絡思政課56期,26萬余人次參與線上學習。加強思政實踐課建設,構建“課程—項目—競賽”多維聯動體系,設立思政專項“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將思政課實踐教學與“青年紅色筑夢之旅”“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有機結合,在社會服務中強化思想政治教育。
聚焦教師“培德”,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成立由學校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教師工作領導小組,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院系具體落實、教師自我約束的工作機制,建立二級單位師德師風建設組織和工作制度,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與教師教學能力培養。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工作的實施辦法》《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施方案》等規章制度,構建教育、宣傳、考核、監督、激勵、懲處“六位一體”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建立覆蓋教學科研全過程的師德師風監督體系,出臺《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強化警示教育,完善各環節考評細則,確保師德師風建設實效。加強教師入職教育,學校主要負責同志為新入職教師講授“入職第一課”。建立教師思政教育實踐基地,定期組織教師前往紅色教育基地等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志愿服務等活動。選派優秀青年骨干教師赴對口支援學校和定點幫扶貧困縣掛職鍛煉,在實踐中增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圍繞教師成長發展和教學關鍵環節,構建“入職培訓—助教培訓—首開課培訓—青年教師授課競賽—骨干教師培養—教學名師培養”六層次教學技能培養體系。發揮學科帶頭人“傳幫帶”作用,帶領青年教師組建教學創新團隊,開展教學實踐和改革創新;推進朋輩互學互助,成立青年教師工作委員會,打造交流平臺,促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共同提升。凸顯榜樣領航,選樹育人典型,持續開展“吾愛吾師——我最喜愛的老師評選”“教師榮譽表彰大會”“名師工作室”創建等活動,充分發揮優秀教師在立德樹人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定期開展面向教師的音樂會、剪紙等各種藝術活動,組織健步走活動月、籃球等各類體育活動,營造和諧融洽的校園文化環境,著力提升教師的幸福感、獲得感,讓廣大教師安心教學、潛心育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