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學院始建于1972年,學院具有光榮的辦學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辦學基礎,良好的辦學條件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學院現有體育教育系(師范類)、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系、運動康復系等三個系和公共體育部。擁有體育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可授予體育教育領域、社會體育領域、運動訓練領域碩士學位。學院設有辦公室、教學科研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實驗中心、學生體質測試中心、場地管理中心、運動康復指導中心、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等教學、科研、管理和實踐機構。此外,齊齊哈爾市國民體質測試與指導中心也設在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92人,其中專任教師82人,具有高級職稱46人,其中教授10人。教師中博士及在讀博士6人,具有碩士學位38人。國際A級裁判員1人,國家級裁判員7人,國家協會會員、協會教練員講師1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8人、國家級職業醫師1人、國家級健康管理師14人、國家級公共營養師2人、高級保健按摩師5人、高級保健刮痧理療師1人、高級健身教練4人、傳統醫學確有專長技術人員1人、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師5人、黑龍江省科學健身指導專家2人。教學資源雄厚,擁有現代化的綜合體育館、游泳館、標準塑膠田徑場、大學生文體活動中心,室外運動場52個、圖書館藏書260萬冊,電子圖書48萬冊,體育專業圖書2000余冊,20余種體育科技期刊,中外數據庫48個,電子閱覽室6個。
學院擁有一支以“校優秀教學團隊”為代表的優秀教學隊伍,形成了“融教學、訓練、科研于一體;集教育、競技、社會體育于一身”的良好辦學模式。2011年體育教育專業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專業,建成黑龍江省本科精品課程1門,校級本科精品課程6門,校級本科優秀課程12門。學院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全國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學校,學院受國家體育總局委托是承辦“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基點學院之一,同時也是黑龍江省“國培計劃”培訓單位。
學院在高教強省、產學研結合的科學研究工作上有了新突破。“十二五”期間,教師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完成國家級和省市級科研項目6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多項科研成果榮獲“黑龍江省人文社科獎”等表彰。
學院注重教學、訓練與實踐有機結合,積極組織各項競技運動隊,參加全國、省市各種競技比賽,在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如:2007年黑龍江省第十四屆大學生運動會上獲得4塊金牌,7塊銀牌,7塊銅牌。2010年獲“黑龍江省第十五屆大學生運動會精神文明單位”稱號并取得3塊金牌,4塊銀牌,7塊銅牌的優異成績。2015年省高校羽毛球錦標賽獲得團體冠軍,2015年省高校網球錦標賽獲得男子、女子團體第五名,2016年省高校網球錦標賽獲得男子團體第二名,女子團體第三名,2016年省高校羽毛球錦標賽我院代表隊獲得團體亞軍,2016年中國大學生跆拳道錦標賽獲得2塊銅牌的優異成績。
學院注重發揮骨干教師的榜樣作用,涌現出了一批“三育人”積極分子、優秀黨員教師、齊齊哈爾市勞動模范、省“先進個人、”國家“先進個人”。學院被國家教育部授予貫徹“學校體育條例”優秀高等學校、黑龍江省“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先進集體、2010-2014年黑龍江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黑龍江省“十萬高校志愿者進社區”先進集體、齊齊哈爾市第三十一屆勞動模范先進班組標兵稱號,齊齊哈爾大學國民體質監測與運動健身指導姚大為勞模創新工作室獲得齊齊哈爾市技能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被黑龍江省雪上訓練中心特聘為醫療保障服務專家團隊,學院2005年晉級為校級文明單位。
多年來,學院積極踐行并彰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功能,培養了一批批奉獻于社會的優秀體育工作者,他們為地方體育事業、教育事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其中優秀代表賈志娟同學,因在青年志愿者援助老撾的工作中成績突出,于2006年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接見。2010年全國軍隊大比武中,我院學生穆鐵軍獲得第一名,受到胡錦濤總主席的親切接見。“十三五”期間,學院將不斷深化內涵建設,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踐行服務社會、全面發展的育人觀,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而努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