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近日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全局謀劃,凝聚師生共識,明確突破方向,深入實施“四個轉型”戰略,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內涵式發展。
進一步向學科整體水平一流的綜合性大學轉型,加快提升學校總體實力。堅持以一流學科建設引領帶動學校整體加速發展,以學科交叉融合塑造綜合創新優勢。推進高峰學科創新先行、特色引領。充分發揮有色金屬、醫學、軌道交通等學科特色優勢,堅持高原上造高峰、高峰上再造尖峰,著力實施一流學科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重點建設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等10個一流建設學科(群),引領帶動學校學科整體實力穩步提升。推進工醫文理交叉融合、互促共生。以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主動調整學科結構,將68個一級學科調整為46個;堅持高起點布局,實施“戰略先導專項”“創新驅動計劃”,有效促進學科前沿交叉、融合創新,出臺《新興交叉學科培育與建設管理辦法》,構建“交叉研究方向探索、學科學位點設置、新興交叉學科建設”的一體化建設模式,打通交叉學科建設從“結合”到“孕育”再到“生產”的路徑;成立人工智能、儲能技術、量子醫學等領域交叉研究機構,推動形成學科融合共生發展生態。
進一步向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并強轉型,注重突出科學研究成效。堅持和強化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的科技創新,推動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并強。堅定“五大”創新理念,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齊驅并進、協同突破。堅定走“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大貢獻”創新驅動發展之路,聚焦重大戰略研究方向,制定前沿交叉項目、科技協同創新重大項目、“高端智庫”專項實施方案;設立專項基金,長期穩定支持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和潛心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推進優勢學科和前沿交叉學科領域“全鏈條設計”;建設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等基礎研究共享平臺。積極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推動創新成果迸發涌流、高效轉化。為C919大飛機、“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等重大工程提供關鍵材料和部件,支持核心技術創新與發展;發明高精度電磁勘探技術及裝備,服務于油氣資源儲量勘探。2016年以來新增國家科技獎27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2項、中國專利金獎3項,單項金額轉讓過億元項目9項。
進一步向人才培養從規模大到質量高轉型,持續加強優秀創新人才培養。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動人才培養從以規模和數量為主的外延式建設,向以質量和水平為重的內涵式發展轉型。完善一流本科和卓越研究生教育體系,堅持“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慧啟迪”的人才培養理念,全面推進專業結構優化提質工程、教書育人能力提升工程、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協同育人機制深化工程、國際合作育人拓展工程、教學資源優先配置工程;著力完善研究生二級培養單位過程管理,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和國際化水平。構建多元融合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實行專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與創新創業教育多元融合,推進教育管理人性化、教育方法多元化、教育平臺立體化,構建有情懷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近年來,涌現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全國大學生就業創業年度新聞人物、全國大學生十大勵志典型、全國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一批典型。
進一步向深化同世界一流大學合作的國際化辦學轉型,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貢獻力。堅持以全球視野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進一步向高水平國際化辦學轉型。集成學科群優勢,服務“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牽頭援建中非友好醫院2家,建設贊比亞生物冶金產學研合作基地,積極組建援助塞拉利昂醫療隊,為抗擊埃博拉疫情、促進該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所作的貢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創建多學科聯合會診(MDT)診療“方艙醫院湘雅模式”被國際上廣泛借鑒。加強學術交流,提升師生發展和學校整體國際化水平。領銜制定世衛組織(WHO)指定的疾病和技術標準,主持制定頒布WHO新疾病——“游戲障礙”診斷標準;“列車氣動與碰撞安全技術國標”獲國際權威機構認可,支撐中國高鐵實現由跟跑到領跑;與國際高水平合作的院校由125所擴大至242所,新增中外合作辦學項目3個,境外孔子學院2所;“111”引智基地由7個增至11個;3名外籍專家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