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研究生報考、招生人數不斷增多,各高校本-碩-博貫通培養的探索力度也隨之加大。針對本-碩-博貫通培養模式,各高校在培養方式上有哪些實踐?其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何優勢?對此,記者采訪了部分高校招生辦負責人。
貫通培養力度加大
本-碩-博貫通式招生培養是銜接本科教育階段,貫通碩士和博士培養階段的學術型人才招生培養模式。各高校對其招生和培養方案的探索已久。總的來看,目前高校本-碩-博貫通招生培養的方案主要有本碩貫通,本博貫通、碩博貫通等。而各高校在貫通培養方面,推廣試點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學校以本研貫通培養理念為指導,制定了2022版研究生培養方案,通過構建本研貫通課程體系,實現專業拓展課統排通選。
“學校率先在傳統優勢學科實施本碩貫通人才培養改革。通過統籌實施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六年一貫制培養,入選學生在第三年、第四年同時完成本科大三、大四學年和碩士生第一學年的學業要求。”該負責人說。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葉康濤介紹,在本-碩-博貫通招生培養上,人大一方面著力探索“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采取“2+3”(2年課程學習+3年學術訓練和論文工作)的培養環節設計,打通過去相對獨立的碩士、博士分階段培養過程和方案設計,對有學術興趣、學術潛力和學術理想的研究生貫通其課程和學術培養方案。另一方面不斷探索“本科直博”人才培養模式,從優秀本科生中選拔有志于學術的優秀生源直接進入博士階段開展人才培養和科研訓練。
“我們這些試點的實行,均充分考慮學生的學術興趣,充分尊重學生的學術意愿,通過相應的制度設計對研究生的學術意愿加以適當引導。截至2021年,學校已在10個學院推廣試點‘碩博直通’研究生培養模式,17個學院開展‘本科直博’人才培養模式招生。”葉康濤說。
貫通培養有效提升培養效率
以往,學生完成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3個階段教育,通常需要10至11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打通本-碩-博3個培養階段,統籌安排本科、碩士和博士培養階段,對人才培養內容進一步整合優化,避免了本-碩-博3個階段部分培養環節的重復,減少了學生從本科生到碩士生、博士生這個過渡過程中因畢業、找工作、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等花費的大量時間,從而有效縮短了人才培養的周期。
對此,清華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打通本-碩-博培養階段,其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率。“在探索本-碩-博貫通培養的過程中,最顯著的優勢在于,對本-碩-博3個階段培養課程的整合。培養課程的整合讓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3個階段的課程設置更具層次。在過往的培養過程中,很多學生本科階段的一些課程并沒有拉開層次,導致他們在博士階段又要重新學習一遍這些課程。而在本-碩-博貫通培養方案探索過程中,我們通過加強課程銜接,推進學分互認轉換,完善彈性學制等,讓培養過程不斷得到優化和整合,這些都大大提升了人才培養的效率,縮短了人才培養的周期。”該負責人說。
強基計劃:貫通培養新亮點
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強基計劃應運而生。強基計劃作為高校基礎學科招生改革的特殊探索,各高校在培養方案上也積極探索強基計劃與本-碩-博貫通培養之間的特色。
在探索復合型、國際化育人新模式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中明確提出,將對強基計劃學生實行本研銜接教育模式,學生達到培養標準即可獲得保研資格。學生在研究生期間既可以選擇繼續在原學科深造,也可以選擇進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領域相關學科交叉培養。北京理工大學今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同樣明確提出,針對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學科交叉培養。此外,學校還為強基計劃學生開辟多樣化國際交流通道,進行國際聯合培養,并建立各類獎學金等激勵機制。
在本-碩-博銜接培養模式方面,中國農業大學今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中就提出本碩博銜接“3+5”培養模式,以強基計劃為載體,實施學分制、導師制。上海交通大學2021年強基計劃招生新增“4+4”培養模式,通過打造“4+4”或“4+5(含海外)”的本博貫通培養模式,鼓勵優秀本科生提前修讀研究生課程。
上海交通大學招辦負責人介紹,“4+4”的本博貫通培養模式為2021年上海交通大學強基計劃新增模式。該培養模式科教融合,注重科研訓練,鼓勵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前沿研究中心為本科生提供科研平臺。
在分流機制方面,北京理工大學今年強基計劃培養方案明確本-碩-博銜接培養,本科期間實施科學化、多階段的動態分流補入機制。
中國農業大學招生辦負責人介紹,學校今年強基計劃本碩博銜接“3+5”培養模式中,將實施動態進出機制。“學校將對強基計劃學生實行動態考核。在本科階段,我們會在一年級末、二年級末安排綜合測評學業考核,三年級末安排推免測評、綜合考核,四年級末安排論文開題,五年級末安排博士生資格考核,六年級內安排中期考核,八年級初安排論文進展考核。本科階段考核不通過的學生將分流至其他專業繼續完成本科培養,研究生階段考核不通過的學生將轉入碩士培養模式。”該負責人說。(邱乾謀 苗露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