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為了促進我國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加青年學生對交叉學科研究的興趣,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從2009年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交叉學科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幾年來,這項活動逐步成為全國高校優秀大學生了解北大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的重要途徑。2021年夏令營活動將于2021年7月5日-7日舉行。2021年夏令營申請工作從即日起開始。
參加此次夏令營活動的研究中心包括:
定量生物學中心(CQB)
生命科學聯合中心(CLS)*
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
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
大數據科學研究中心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CIBR)
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
備注:
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歡迎全國優秀大學本科應屆畢業生和碩士應屆畢業生(2022年畢業),及已獲得學士學位或碩士學位的往屆生申請,請感興趣的同學前往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網站(www.cls.edu.cn)查詢相關信息。
一、申請資格
1、定量生物學中心,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大數據科學研究中心,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的申請者須是應屆本科畢業生(即大學在校三年級學生,2022年畢業);
2、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申請者須是應屆本科畢業生或應屆碩士畢業生(2022年畢業),或已獲得學士學位或碩士學位的往屆生;
3、學習成績優秀,道德品質良好;
4、專業背景要求:
1)定量生物學中心,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大數據科學研究中心,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的申請者應具有生物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物理、化學、醫學、材料,電子等相關理工科專業背景,對交叉學科領域的學術研究有濃厚的興趣,愿意從事學術研究工作;
2)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的申請者可以是全國高校各學科專業(含理工、人文、社科等學科)對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及其社會史、文化史、思想史等研究有濃厚興趣的同學,特別歡迎具有理工科專業背景、愿意從事科學-人文交叉學科研究的同學。
3)大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對于申請層次為博士的申請者,在選拔時將側重于以下2個方向:
a. 機器學習的基礎理論和算法(要求學生有比較強的數學或算法背景)
b. 機器學習的科學應用(物理、化學、材料、生物、力學等,要求學生有相應的科學背景)
對于申請層次為碩士的申請者,在選拔時將鼓勵上述2個研究方向,以及對智能媒體、數字經濟和數字城市、計算社會學、數值天氣預報相關數據建模等研究有濃厚興趣的優秀本科生。
注:請在“個人陳述”及“專家推薦信”中,務必明確填寫“申請層次”一欄,中心將嚴格按照填寫的層次進行相應的選拔。
5、英語水平良好。
二、申請材料
1、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2021年夏令營申請表1份(見附件1)。
2、個人陳述(關于個人學術背景、曾經做過的研究工作以及未來學習和研究的計劃、目標等)1份(見附件2)。
3、專家推薦信3封,需要3位副教授(含)以上職稱的專家分別推薦,且密封并在封口騎縫處簽字(見附件3)。
4、應屆本科生需提供本科階段成績單(由教務部門蓋章)1份,前兩年半總評成績排名證明(由教務部門蓋章)1份(見附件4)。
5、往屆本科生,應屆/往屆碩士生需提供歷年在校學習成績單(本科和碩士階段,由教務部門蓋章)1份。
6、體現自身英語水平的證明,如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或TOEFL、雅思與GRE考試等成績的復印件。
7、學位,學歷證書的復印件(往屆生提交),境外獲得的學位證書須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8、其他證明材料(如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代表性學術論文或其他原創性工作成果的首頁復印件、獲獎證書復印件等)。
請申請人保留申請材料原件或副本,申請材料提交后一律不予返還。
備注:申請表中的“申請專業”請查看夏令營報名系統中發布的通知公告。
三、提交申請
1、網上報名
申請人登錄網址http://www.aais.pku.edu.cn/summer/(備用網址:http://pkuaais.cn/summer),注冊并填寫夏令營報名申請表,網上申報截止時間為6月11日17:00。注意所有紙版申請材料信息必須與網報信息完全一致,否則視為材料作假。
備注: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定量生物學中心,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實行導師輪轉制度,在系統中填寫夏令營報名信息時不需要選導師。
2、申請材料提交
請將上述申請材料按順序整理后一并裝入A4大信封,并在信封醒目位置注明申請的中心名稱。紙質材料接收的截止時間為6月13日下午5點前(以申請材料到達日期為準),過期不再接受申請。材料郵寄只接收EMS快遞方式,如使用其他快遞公司郵寄產生材料無法正常寄達等不良情況,后果自負。請將申請材料直接郵寄至所申報的中心,各中心地址如下(北京本地學校學生可直接送交至各中心):
定量生物學中心(CQB)
快遞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老化學樓東配樓301-3
收件人:姜萍萍 電話:010-62759595 郵編:100871
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
快遞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A403
收件人:謝芹 電話:010- 62757157 郵編:100871
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
快遞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王克楨樓219
收件人:陳雷 電話:13717892042 郵編:100871
生命科學聯合中心(CLS)
快遞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靜園1號院108房間
收件人:趙瑞穎 電話:010-62760228 郵編:100871
大數據科學研究中心
快遞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靜園6號院203
收件人:賈王慧 電話:010- 62768630 郵編:100871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CIBR)
北京市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 科學園路26號院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4008房間
收件人:楊艾琳 電話:010-81912671郵編:102206
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
快遞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靜園一號院209
收件人:俞曉盈 電話:010-62757241 郵編:100871
3、只在網上報名而未郵寄紙質材料者,只郵寄紙質材料而未進行網上報名者,或以其他方式申請報名者,其申請不予受理。申請人可通過查看個人注冊郵箱或登錄網址http://www.aais.pku.edu.cn/summer/(備用網址:http://pkuaais.cn/summer)在個人界面的待辦工作項中查詢紙質材料是否已收到,不接受電話或郵件查詢申請材料簽收情況。
四、聯系方式
定量生物學中心(http://cqb.pku.edu.cn,備用網址http://pkuaais.cn/cqb)
姜老師, 電話: 010-62759595, Email: jpping@pku.edu.cn
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
謝老師,電話:010-62757157,Email::xieqin-cnc@pku.edu.cn
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http://www.bmte.pku.edu.cn)
李老師,電話:13717892042,Email:cl_lab@pku.edu.cn
生命科學聯合中心 (http://www.cls.edu.cn/)
趙老師, 電話: 010-62760228,Email: ryzhao@pku.edu.cn
大數據科學研究中心
賈老師,電話:010-62768630,Email:jiawh@pku.edu.cn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
楊老師,電話:010-81912671,郵箱:cibr_summercamp@cibr.ac.cn
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
俞老師,電話:010-62757241,Email:hstm@pku.edu.cn
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
政策咨詢:趙老師,電話:010-62760228,Email:ryzhao@pku.edu.cn
報名網頁系統疑問:王老師,電話:13311014028 Email:wanghuaxtx@163.com
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
2021年4月29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