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學院堅持以本為本,聚焦發揮基層教學系(教研室)在立德樹人中的基礎性作用,著眼于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教研教改能力、智慧教學能力,深入推進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改革創新,著力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嚴抓師德師能,促進立德樹人專業化。嚴把入口關,加強對準入教師思想政治、道德修養等方面考察,從源頭上確保引進教師德高身正。每年根據形勢發展修訂人才引進辦法,完善人才引進政策,近三年引進博士或教授100名,有效提高了教師隊伍整體實力。嚴把培訓關,通過新進教師崗前培訓、教學基本功檢驗、青年教師導師制、專項培訓班、掛職鍛煉等渠道,著力提升新進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目前,全校雙師雙能型教師比例超過50%,教師專業實踐和應用能力不斷提升。嚴把能力關,鼓勵各學院結合本學科專業實際,創新方式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育人能力。建立“教師工作室”,由具有行業背景的資深教師領銜,3—5個青年教師參與,帶領學生參與相關項目,加強教學團隊建設。
堅持分類推進,促進課堂教學高效化。多措并舉推進課程建設,打造校級“金課”122門,1門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4門課程入選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出臺《課程思政實施辦法(試行)》,探索“思政+”課程育人改革,把思政課教師分配至全校75個系(室),與專業課教師融合組成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形成“專業課堂融入思政元素、思政課堂鼓勵專業發展”的課程育人模式。2020年立項省級課程思政研究項目18項,“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專題教學案例獲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立項。累計投入資金6000余萬元,持續加大智慧校園和智慧教室建設,并與相關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建設2家“課棧”,將所有立項課程資源全部上網。與“學堂在線”“智慧樹”等MOOC 平臺合作,建設信息化教學課程200余門。同時,以項目為抓手促進能力提升,2020年立項省級教改項目、教育規劃課題46項。
激發內生動力,促進教研活動常態化。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帶頭聯系教研室,參與并指導教研室工作。出臺年度教研活動指導意見等制度,不斷完善統籌協調、過程管理、工作推進、評價考核等機制,建立學校—教務處、質控中心—系(室)三級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系(室)主動對標國家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和發展需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制定教研工作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活動,不斷提升教研教學質量。針對課程教學思路、難點重點、教學方法、考核評價等,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教學研討,通過集體備課、輪流說課、相互評課等方式,不斷優化課程設計,創新教學手段方法和學業評價方式,提升課堂吸引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每位教師歸入1個系(室),明確每周四下午為全校教研活動時間,每月開展1次學校擬定的主題教研活動,實現基層教學組織全覆蓋,教研教改活動常態化、主題化。根據系(室)工作考核細則和成員個體考核細則,每學期對系(室)教研活動開展情況逐個打分,年終對所有系(室)及個人進行考核評比,并將考核結果與項目申報、職稱評審、績效考評掛鉤,通過考核評比激發教師內生動力,化“要我做”為“我要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