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政治:交通燈變換、汽車疾停,八旬老教授雖未被撞,但驚嚇中連摔幾米遠,車上人面面相覷不敢扶。此時,走在前面的學生仔轉身將老人扶起,并撿起老人被撞掉的眼鏡,直到和教授一起走上人行道才離開。半個月后,相關方面通過視頻公開,這位學生才被人認出來,還了老教授一定要找到好心人的愿望。
時下,人們在網絡與現實中都熱議這個話題:看到老人摔倒,是扶還是不扶?廣州的那名學生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雖然未必能令所有關注這一現象的人認同,但卻讓筆者想到一句做人的老話: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扶起摔倒老人,仍是我們無愧于心的選擇。
不錯,扶起摔倒老人,可能會像四川達州三小孩那樣遭遇扶起摔倒老太卻被訛索賠一樣的結果。不過,多人的指證,還原了事情的真相,公正的處理結果,還是令公眾對三小孩扶起事件感到快慰。雖然老太仍堅稱是被學生撞倒的,其家人也覺得被行政拘留是冤枉的,發誓將起訴可并沒有起訴,他們不僅當眾下不了臺,背后被人指指點點,老太和老太家人想必也不會過得舒心、愉快。
在達州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后的11月26日,浙江金華一非機動車道上,一位老人突然臉朝下摔倒在地,不少行人停下來,卻沒人敢扶起老人,三小孩扶老太的陰影在人們的頭腦里盤桓。但人們并沒有袖手旁觀,而是通過撥打120,呼叫協警,將老人圍成圈護在中央,直到救護車來了,老人被救助。用這種方式“扶起”摔倒老人,說明公眾良心善意未失,只是多了一些自我保護和防“訛”意識。
看到老人摔倒,假裝沒看見從一旁走過,看似避免了被訛的風險,但可能會讓自己在一段時間內感到良心不安。畢竟,摔倒的訛人者只是極個別人。即便真的碰到訛詐之人,相信也會有旁觀者證明自己的清白與無辜。相信人間正道,以微薄之力,扶起摔倒的老人,對自己的心靈也是一次洗禮。
廣州學生將老人扶起,是八旬老教授的幸運;老教授通過媒體尋找學生,是學生的幸運。尊老、愛老、扶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害怕被訛而無視摔倒老人,不應成為公眾的最優選擇。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