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食品科學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大綱的性質
《食品科學基礎》包括《食品化學》和《食品工藝學》兩門課程。
《食品化學》是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食品本質的科學,包括六大營養素化學、風味化學、食品酶學和食品添加劑等,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專業基礎課。
《食品工藝學》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必修專業課,本次考試內容主要分食品加工原理、果蔬產品加工工藝學、乳制品加工工藝學等三部分,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它綜合運用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等多學科的理論和技術,研究食品加工的原理和技術。
為了幫助考生明確復習范圍和有關要求,特制定考試大綱。適用于報考北京林業大學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專業的碩士學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試內容
《食品化學》
第一章 緒論
食品化學的概念、研究內容;食品化學的發展歷史;食品化學的研究方法;食品化學在食品工業中的作用。
第二章 水
水和冰的結構及物理特性;水與溶質間的相互作用;籠狀水合物;食品中水的存在狀態;水分活度的意義和計算;吸濕等溫線的概念和意義;滯后現象;水分活度與食品的穩定性;冷凍對食品穩定性的影響;含水食品的水分轉移;分子流動性對食品穩定性的影響等。
第三章 糖類
單糖的結構和性質;麥拉德褐變反應的機理、影響因素及其對食品品質的影響;單糖的焦糖化反應、與酸或堿的作用、氧化還原反應;低聚糖的結構和性質;食品中常見的低聚糖;多糖的結構、性質及功能;淀粉的結構、糊化、老化及改性;果膠的結構和凝膠的形成等
第四章 脂類
脂肪的結構和組成;脂肪酸和脂肪的命名;天然油脂中脂肪酸的分布;油脂的物理性質;油脂的結晶特性、熔融特性、液晶態及乳化;油脂的自動氧化、光敏氧化和酶促氧化;抗氧化劑;油脂在油炸條件下的化學變化;油脂的質量評價等。
第五章 氨基酸、肽和蛋白質
氨基酸的一般結構及物理化學性質;肽的結構和性質;活性肽;蛋白質的結構及物理化學性質;蛋白質的變性及影響因素;蛋白質的功能性質;蛋白質在食品加工和貯藏過程中的變化;食品中的常見蛋白質等。
第六章 維生素和礦物質
脂溶性維生素的結構、性質及來源;水溶性維生素的結構、性質及來源;礦物質的分類、基本性質和作用;維生素和礦物質在食品加工和貯藏中的變化等。
一般性了解內容: 酶、色素、呈味物質、呈香物質、食品添加劑等。
《食品工藝學》
第一章 食品加工原理
食品敗壞的原因;食品保藏原理
第二章 果蔬產品加工工藝學
果蔬加工原料的預處理;果蔬罐藏;果蔬制汁;果蔬糖制;蔬菜的腌漬 ;果蔬干制;果蔬加工新技術
第三章 乳制品加工工藝學
乳的性質;乳制品的種類、分類;液態乳生產;發酵乳生產;奶酪生產
三、考試要求
針對《食品化學》考生應掌握食品的基本成分和營養價值;掌握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蛋白質的結構、特性、功能及其在貯藏、加工過程發生的變化;掌握水分在食品中的作用;掌握有關維生素、礦物質的基本知識;了解酶、食用色素、風味化學、各類食品添加劑的基本知識等。并能用這些理論分析解決食品加工中出現的問題。
針對《食品工藝學》考生應全面掌握食品工藝學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果蔬加工和乳品加工的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了解果蔬制品和乳制品經常出現的質量問題及解決的有效措施;并能應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食品生產中所出現的質量問題。
四、試卷結構
基本概念與理論內容占60-70%,應用性與開拓性內容占30-40%。總分150分,其中名詞解釋30分,填空題30分,簡答題60分,實驗題10分,綜合論述題20分。
《食品化學》占80%,120分;《食品工藝學》占20%,30分。
五、考試方式及時間
考試方式為筆試, 時間為3小時
六、主要參考書目
1.《食品化學》,闞建全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2.
2.《食品化學》(第三版),Owen R. Fennema著,王璋等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3.《食品工藝學》 趙晉府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1
4.《果蔬加工工藝學》 葉興乾主編,農業出版社 2002
5.《食品工藝學》 夏文水主編,中國輕工出版社 2007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