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潮帶來了海歸潮。9日,記者獲悉,留學畢業生回國就業的比例越來越高,據不完全統計,江蘇省留學畢業生中回國就業的接近七成。“海歸”越來越多,用人單位相應也提高了海外留學生的招聘門檻。
就業難加上想家,約七成學生畢業后考慮回國
“80后”袁音現在某機構擔任英國留學顧問,作為一名英國“海歸”的她,曾在斯旺西大學攻讀市場學碩士,還在校內做了4年的網絡推廣招生工作。2011年3月,她決定回國,“英國的工作都以本國人優先,接著是歐盟的人。”“留學國家的政策變化,使得中國留學生要想留下來難上加難。”她說。
27歲的李赟是一名加拿大“海歸”。他在康考迪亞大學研讀統計學。一邊讀大學一邊在餐廳兼職,畢業時已經成為餐廳經理。正式工作后,李赟的年薪達到了3萬多加幣(近20萬元人民幣)。雖然工資還行、生活也很安逸,但李赟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2012年初,李赟回國找工作。
“我身邊出去留學的同學中約有70%選擇了回國。”李赟說。來自南京幾家留學中介的調查印證了李赟的說法。“沒有準確的數據,但是每年我們會對出去的畢業生進行回訪。”金陽光出國留學總監邱銳老師介紹,近幾年,通過金陽光出國留學的學生畢業后回國工作的人數呈遞增趨勢,2005年時回國就業的學生只占總留學生人數的20%,而最近一兩年已增長至70%。
位于江蘇省教育廳一樓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中心南京辦事處去年10月份設立,今年每個月平均收到的“海歸”學歷學位認證申請約100份,而去年最后3個月一共不超過100份。“從全國的數字來看,今年要求學歷學位認證的留學生比去年增長了21.7%。”該認證中心的老師說。
“海歸”就業扎堆外企和金融服務行業,用人單位提高門檻
統計顯示,“海歸”就業地集中在上海、南京、蘇州、北京等大城市,單位以外企或金融、留學移民等服務行業為主。大量“海歸”涌入,加劇了國內就業市場的競爭。
江蘇省內一家銀行人力資源部的人士介紹,該行去年招聘60多人,結果投簡歷的海歸就有兩三百人。由于前來應聘的畢業生太多,他們除了要求專業對口,還找來了各熱門留學國家高校、專業的排名,“以前應聘的‘海歸’只需要提供學歷認證就可以了,表明在國外拿到的文憑相當于國內的本科還是研究生,現在這個不夠了。國內畢業生,我們設置的門檻是重點大學,國外回來的,也會設置相應的門檻,比如當地排名前20或前10的學校,或排名前10的專業等。”
還有一位資深人力資源經理透露,現在不少大企業不再認可國外一年或一年半的“海歸”碩士學歷。“只看他們本科出身。如果本科是國內985或者211高校的,就按本科生的招錄程序進行招錄。”
福特汽車公司人力資源部葛蓉蓉也透露,最近幾年來公司應聘的“海歸”呈遞增趨勢,且多為“80后”與“90后”。在她看來,“海歸”獨立性與跨文化溝通力相對更強,對事情的看法角度也更廣。
回來就業需擺正心態,出國前就得好好規劃
“‘海歸’只是一個‘身份’,并不代表自身的水平一定就高。因此,‘海歸’在國內找工作,一定要擺正心態。”錢茜從2003年開始到加拿大讀高中、讀大學、工作,在加拿大一共生活了9年,2011年12月,錢茜回到了國內。因為對留學比較熟悉,錢茜將簡歷投向了出國留學機構,“我愿意從留學顧問做起。簡歷投出去兩個星期之后,我就開始上班了。”
熊丙奇教授也認為,出國留學和在國內讀書一樣,本身都應該立足于完善人格、提高自身能力,如果離開了人格的完善、能力的提高,空有“海歸”身份則毫無價值。
“海歸”就業不易,而江蘇省教育廳的數字顯示,出國留學的人數還在增加。熊丙奇說,“海歸”身價下滑和國內大學生隨高等教育大擴招而“貶值”沒有什么兩樣。
某留學中心經理解蕓提醒,準備出國的學生在專業選擇時也要多加留意,應結合自身實際做好規劃。“江蘇學生留學專業相對集中在商科里的金融和會計,以及工科中的計算機和電氣工程,這也加劇了‘海歸’就業難。”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