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為使命擔當,不斷深化課程思政創新改革,多措并舉打造保障有力、內容豐富、特色突出、成效顯著的課程思政建設體系,積極營造“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重育人”的良好氛圍,著力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新格局。
強化領導,建章立制,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強化黨委對全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全面領導與部署。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與培訓中心,高質量推進課程思政理論與實踐建設向縱深發展。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教育教學獎勵辦法》《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雙融合、雙促進”教師黨支部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構建“三全育人”格局、“十大育人”體系,協同推進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發力。發揮教師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組織宣傳凝聚服務師生,促進基層黨建與人才培養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動黨建與業務“雙融合、雙促進”。建設課程思政建設示范學院,引領推進全校課程思政建設創新發展,提供專項經費鼓勵示范學院圍繞自身特色及已有建設基礎,自定方案與發展目標,把課程思政工作做深做實,形成有特色、見實效、能推廣的育人范式。
點面結合,示范引領,統籌推動見行見效。實施“教學大綱變育人大綱”計劃,完成全部2300余門本科課程的育人大綱編制工作,實現學校本科教育思政實踐全覆蓋。專設2個思想政治實踐必修學分,整合馬克思主義學院、學工部、團委、宣傳部等育人資源,合力開展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每年組織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赴全國20余省100余個貧困縣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設立“專業課發揮思政教育功能”教學改革專項經費,用于支持教師探索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建設的好做法、好經驗,累計支持218門本科專業課程,形成《專業課發揮育人功能專項教學改革成果集》,搭建全校教師潛心教書育人的交流平臺,總結推廣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有益經驗。
精心組織,突出特色,深入挖掘育人品牌。依托核心通識課程體系,邀請院士、名師進課堂,以“習近平‘三農’問題重要論述”“縱觀‘三農’史”“農學世界探究”“農業現代化”四大模塊,面向全校學生打造“大國三農”核心通識課程體系,引領知農愛農價值觀教育,目前已完成19門課程的建設,校內近15000人次選修。打造“空中思政”,開辟教書育人新陣地。2020年,推出《大國三農》優質在線開放課程,并在“智慧樹”“學習強國”等多家平臺上線,目前已有61所高校引進該課程,累計選課人數1.1萬人次,“學習強國”平臺的累計點擊量突破210萬人次。立足教育教學實際,一手抓教學,一手抓思政,確保“學生學習不掉隊、育人工作不斷線、學生成長有保障”。搭建課程思政云展覽,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契機,建設學校課程思政專屬門戶網站,設置“教改成果展示區”“示范課程展示區”“優秀教師分享區”“教學互動區”等模塊,激活課程思政資源,為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和教師育人能力培養賦能。開放資源共享,推動課程思政發展。2020年春季學期,全校2萬余師生齊上“在線開學第一課”;開辦“我的在線教與學”專欄,推送分享學校教師課程思政融入教學設計的典型案例。構建具有農大特色的勞動教育體系,將勞動教育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有力抓手,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編寫一本教材、建設一個基地、開設一批課程、打造一系列活動的“四個一”工程,從知識、認知、實踐、文化四個層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并在學習和實踐中加深對國情與農情的認識,弘揚耕讀文化,厚植“三農”情懷。
專項培訓,以賽促教,建好育人關鍵隊伍。以提高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為著力點,多途徑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引導教師根植育人理念、完善課程設計、提高育人能力,探索行之有效的課程思政育人方式,完成課程思政“從想教到會教,再到善教”的轉變。通過崗前培訓、在崗培訓、集體備課、觀摩聽課、教改研究等形式,深挖思政育人元素,促進相互交流學習,提升課程育人能力,培養課程思政關鍵隊伍。舉辦“最美課堂”教師教學比賽,激勵教師投身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創新,打造一批教書育人“樣板課堂”,發揮教師隊伍“主力軍”作用,將育人大綱落實到課程建設“主陣地”、深入至課堂教學“主渠道”,全面推進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創新發展,確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落細。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