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介紹
一、培養目標
深圳大學MPA項目以“能力培養、態度熏陶、成就激勵”為宗旨,致力于培養立足特區發展與改革前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平臺,服務于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戰略目標,提煉城市治理問題并加以解決的公共管理精英。
二、培養特色
根據深圳公共管理的實際需求,深圳大學MPA以“3A”為核心確立了教育理念定位,“3A”即強調能力(Ability)培養、態度(Attitude)熏陶、成就(Achievement)激勵,形成了以下四位一體的培養特色。
1.能力導向的教學內容:深圳大學MPA把強化公共管理領域的問題判斷、研究方法、分析工具以及經驗借鑒的能力作為突破口,注重培養學生具有較高分析和解決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問題的實際能力。
2.共用共享的校園資源:深圳大學MPA的教學研究活動在深圳大學校園內開展,學校配備有專用教室、案例研討室、實驗室、圖書資料及數據庫資料等一流的教學條件。并且,深圳大學校園的人文和教學資源,朝氣蓬勃的校園文化,是一屆又一屆學子們創新涌續的人生不竭動力。
3.多元開放的特區平臺:承擔MPA教學工作的管理學院擁有橫跨管理門類的公共管理、管理科學、工商管理三個一級學科,具有很好的互補性;同時,來自深圳市政府部門的資深公共管理者也作為兼職教師參與教學過程,為學生們提供人際互動與經驗互動的良好機會。
4.國際視野的實踐體驗:深圳大學MPA充分利用深圳大學與港澳臺地區及國外高校的地緣優勢,在學習期間安排“海外知行”活動,形成外向型的體驗學習行動體系,注重提升MPA學生的國際交往能力與綜合素質。
三、培養方向
201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深圳大學獲準為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目前的專業方向為公共政策與特區發展、城市管理與社會治理兩個方向,為公共管理人員提供了更新知識和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徑。
四、課程設置
1.常規課程體系:課程設置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綜合素質提高為核心。結合全國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的要求,深圳大學MPA需修滿42學分,其中核心課程包括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專業方向課程包括深圳行政改革研究、城市管理學、區域發展戰略、深圳社會治理創新專題等;選修課程包括領導力、公文規范與寫作模版研討、“雙區建設”與公共治理、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開發與測評等。
2.高校-政府“雙教授課堂”:政府中的資深公共管理者作為特約教授走進課堂,與主講教師共同授課,打造高校-政府“雙教授課堂”。同時,MPA采取雙導師制,由學院專任教師及來自深圳各級政府部門的資深公共管理實踐者共同組成。
3.“海外視界”課程:利用地緣優勢以及與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新加坡和美國等國家學術聯系,打造了公共管理“海外視界”課程。
4.MPA風云論壇:邀請學術界精英、資深公共管理實踐者走進深圳大學MPA風云論壇,演講授課。
五、師資隊伍
利用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文理交融,學科齊全的優勢,形成具有特色的師資力量。目前在深圳大學MPA承擔教學的教師有44人,其中專職教師31人,兼職教師13人。目前MPA教育中心聘請了17名校外客座教授,其工作單位包括深圳市委組織部、深圳市前海地方稅務局、深圳市法制辦、深圳市粵海街道辦、深圳市醫療保障局等。
六、教學資源
1.專用教室3間,座位40人/間;研討室3間,座位40人/間。
2.公共管理實驗室總面積586平米。其中,電子政務實驗室1間,裝配有人力資源測評系統,電子政務系統軟件、電子政務模擬教學軟件、電子政務辦公自動化軟件、人力資源沙盤、人力資源專業電子沙盤(用人之道);多媒體語音實驗室1間,專門用于MPA學生的外語教學;其他實驗室3間,座位48人/間。
3.校園網及WIFI,圖書館等。
七、獎助體系
根據學校專業學位研究生獎勵制度和MPA學生評獎規則,設有由新生獎學金、優秀研究生構成的獎勵體系。
八、生源構成
截至2021年,深圳大學MPA共招收787名學生,這些學生主要來自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等公共部門。其中約22%的學生來自深圳市市直政府機關,30%的學生來自區政府,23%的學生來自街道辦各部門,8%的學生來自邊檢,6%的學生來自事業單位,3%的學生來自海關,3%的學生來自高校,另外還有5%的學生來自企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