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介紹
135108藝術設計:
專業代碼:135108 專業名稱:藝術設計 學制:三年 所授學位:藝術碩士
培養目標:
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旨在培養具有系統專業知識和高水平專業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藝術設計專門人才,為國家藝術設計事業的發展提供優秀的藝術設計實踐、管理、教育和藝術設計活動策劃、組織者。具體目標:
(一)具備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具備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風范。能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促進藝術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二)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高水平的藝術設計能力和較強的藝術能力與表現力。具備從事藝術設計職業所要求的專業能力、素養及從業的基本條件。
(三)能夠運用一門外語,在本專業領域進行對外交流。
培養方向:
1. 產品設計研究:研究工業化生產方式下的設計問題的專門領域,以家具、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等的造型開發設計為主要研究內容。
2. 環境設計研究:以優化人類生活和居住環境為主要宗旨,研究自然、人工、社會三類環境關系的應用方向。該方向著力培養具有專業設計及創作能力的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公共藝術設計方面的人才。
3. 服裝設計研究:研究服裝設計、服裝結構工藝及服裝經營管理理論和實踐。
4. 數字媒體與動畫設計研究:研究多媒體技術應用、動畫市場的潮流資訊和行業信息,動畫創作及相關設計領域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論、基本技巧。
5. 視覺傳達設計研究:研究平面及數字媒體中的視覺傳達設計問題。
導師隊伍: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現有碩士生導師4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助理教授7人,大多數教師有海外學習經歷背景。近5年累計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23項,市廳級20項,橫向課題30項,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出版著作10余部。
學科帶頭人王方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現任深圳大學藝術學部副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本科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高校美術與設計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設施設計及理論、產品服務系統設計、設計符號及產品語意等。主持并完成《公共設施設計理論研究》等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教研項目3項,企業橫向項目1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設計的意蘊》,在《美術與設計》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發表設計作品多幅,獲各類專業獎項若干。
欲了解其他方向導師詳情,請點擊查看下面的網址鏈接:
http://art.szu.edu.cn/teachers-teachers.htm
課程設置:
設計美學、論文寫作指導、專題研究、專題設計、設計實踐、學術考察、設計產業調查、設計方法、藝術與科技、設計語言研究、跨文化研究等。
獎助體系:
可參考深圳大學學校的相關規定。
教學資源:
本學科擁有藝術設計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深圳現代設計博物館、設計部落、三號藝棧、深圳大學美術館、文化產業研究院、深圳現代藝術設計研究中心等機構,在設計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有良好經驗。學科先后與伯明翰城市大學、列賓美術學院、安特衛普皇家美院等開展了海外學習中心、列賓班等多種形式的對外合作交流,并聯合深圳市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浪尖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影兒時尚集團、深圳姜峰室內設計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建立研究生實踐基地
培養特色:
近年來設計學專業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學術研究能力不斷增強,側重高水平設計實踐人才培養,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傳統底蘊,并注重兼容性、當代性和地域性的設計教育研究體系。
就業情況:
一般在藝術設計公司、企業藝術設計部門、創意管理及咨詢公司從事藝術設計工作及其管理工作。
以往生源情況:
本學位授權點自2012年正式招生,共招生502人,2021年共錄取70人,其中推免生32人,考生來自中國海洋大學、重慶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南昌大學、廣西藝術學院等知名院校。
咨詢電話:0755-26533072 咨詢郵箱:lycsysu@szu.edu.cn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