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化創新驅動戰略實施,聚焦區域經濟社會重點發展領域及需求,構建創新平臺和基地,匯聚高層次人才,組建高水平團隊,創新機制、凝心聚力、協同創新,為創新提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聚焦重點產業,堅持需求導向,著力推進科技攻關。圍繞服務自治區重點產業發展,召開科技支撐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出臺《寧夏大學科技支撐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工作方案》,設立相應研究課題并安排專門資助經費,引導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下沉一線,找準主攻方向,形成科研特色,積極對接服務九大產業發展。圍繞自治區“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緊盯熱點、難點、痛點、卡脖子問題等,深入開展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切實提出具有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的調研報告和資政報告。充分發揮學校學科、專業、人才等優勢,主動貼近、主動服務、主動融入,設置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課題,以實際行動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
優化平臺布局,加強產學研合作,增加科技服務供給。加強創新平臺建設與管理,建成省部級以上創新平臺(基地、智庫)43個,建設校級科研創新平臺29個,組建各類人才團隊25個,基本構建起“學術帶頭人—科研骨干—研究生—科研助理”研究團隊體系。制定《“十四五”科研創新與社會服務發展專項規劃》,推進學校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科研育人,全面提升學科、人才、科研、社會服務“四位一體”創新能力。圍繞人才培養、技術攻關、平臺基地建設、實習實訓等方面,先后與區內外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深度合作,與區文化旅游廳共建“民族學與文化旅游產業研究院”,與區衛計委共建“互聯網+醫療健康大數據研究院”,與中衛市共建“寧夏大學中衛創新發展研究院”,與陜西師范大學、廈門大學共建“文化遺產保護與文旅產業研發協同創新中心”等。密切關注產業發展動態,深入推進與地方、科研機構、企業合作,建立協同創新戰略聯盟,聯合開展重大科研項目攻關,以項目為紐帶,將重點學科、創新平臺、科研團隊建設與服務地方建設相融合,促進產學研用共贏發展。
深化評價改革,加強成果轉化,不斷優化創新生態。認真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文件精神,堅持問題導向,組織相關學院、處室負責人和學科負責人、學術帶頭人、中青年學術骨干等圍繞學校科研管理改革進行座談研討。修訂《科研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方案(試行)》《科學研究創新工作獎勵辦法(試行)》《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審工作細則(試行)》等9項規章制度,加強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出臺《寧夏大學成果轉化基地認定暫行辦法》《寧夏大學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辦法》,梳理現有科研成果,積極對接技術市場交易平臺,聯合舉辦農業技術專場推介會、現代農業成果對接會等活動,構建科技成果轉化線上線下服務體系。依托學校技術合同登記認定點,為學校科研人員開展技術合同認定與登記,已登記技術合同101項,交易金額1700余萬元。今年以來,學校已轉化科技成果34項,轉化收益160余萬元,實現數量和收益“雙增長”。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