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被譽為“化工高層次人才的搖籃”,是湖北省“綠化紅旗單位”“生態園林式學校”。學校創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學院,隸屬湖北省。198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武漢化工學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隨著高校管理體制的調整,學校劃轉到湖北省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2006年2月,經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更名為武漢工程大學。
經過近五十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覆蓋工、理、管、經、文、法、藝術、醫學、教育學九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以化工為鮮明辦學特色的高校。學校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2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4年整體進入一本高校行列;2018年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2019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位列第126位;在USNews2021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92名,湖北省屬高校首位。學校現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及國際教育,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面向全國一本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5000人,其中研究生5000人、本科生20000人。為加大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力度,現就2022年我校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接收對象與條件
獲得本科就讀高校2022年推薦免試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均可申請免試攻讀我校碩士學位研究生。
二、接收專業及人數
我校2022年招生目錄中公布的所有學術型專業以及除工商管理碩士(125100)外的所有專業學位專業均可接收推免生。具體專業詳情請見《武漢工程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查詢網址:https://yjs.wit.edu.cn。
三、獎助政策
1.推免生入學后,第一學年可直接享受我校一等學業獎學金(12000元/人),且可獲得優質生源獎5000元;發放國家助學金(8000元/生/年,平均高于同水平學校1000-2000元/生/年);可參評國家獎學金(20000元/生/年);研究生單項獎學金(最高5000元/項);可獲得導師發放的科研補貼。學校還設有各類社會助學金,對推免生,協助辦理助學貸款(不超過16000元/人/年,具體以國家確定的標準為準),優先提供助研、助教、助管崗位(400元/人/月)。
2.推免生入學后,可優先選擇導師(院士、杰青、長江學者等)、優先申請國際學術會議資助和短期出國(境)研修資助、優先獲批有關創新項目等。
3.推免生碩士期間如選擇繼續攻讀我校博士學位的,可以提前修讀博士期間課程,符合條件可以提前畢業,如選擇在學校博士后流動站工作滿2年且達到相關崗位聘用條件的可納入學校人才引進范圍。
四、申請程序
1.考生提出申請。有意向的考生與招生學院或導師聯系,按學院要求投遞申請材料,招生學院聯系電話見學校招生簡章。
2.考生填報志愿。獲得推免生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推免服務系統”填報報考信息。
3.復試安排。學校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推免服務系統”向考生發出復試通知。考生接到復試通知后應盡快通過服務系統確認是否同意復試。復試有關要求見《 武漢工程大學2022年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方案 》,復試的具體安排(時間、地點)由招生學院通知考生。
4.辦理擬錄取手續。學校通過“推免服務系統”向復試合格者發送待錄取通知,考生應在我校規定時間內通過“推免服務系統”確認接受待錄取通知,否則我校將取消錄取資格。
五、其它事項
1.申請人必須保證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否則取消錄取資格。考生需網上提交以下材料影印件:(1)二代身份證、學生證和學籍在線驗證報告;(2)在校學習成績單(推薦院校教務部門蓋章或成績專用章);(3)思想政治審查表;(4)其他有關材料(自愿提供),如英語水平證明、獲獎證書、本人代表性學術論文、出版物或原創性工作成果等。具體提交方式、郵箱等由招生學院通知。
2.已被接收的推薦免試生無須再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否則,將取消推免生資格,列為統考生。
3.我校確定接收的推免生,在入學報到時未獲得本科畢業證書者,將取消其錄取資格。
4.本公告中如有和教育部相關招生規定不一致的,按教育部規定執行。
六、聯系方式
學校招生代碼:10490
網址:https://yjs.wit.edu.cn/
聯系電話:027-87940025
招生咨詢微信平臺:搜索wit_yjs
辦公地點:湖北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206號
武漢工程大學西北區1號樓307室
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院
2021年9月22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