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施“明道育德”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致力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大舉措”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成立由黨委書記、校長牽頭的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學校黨委統一領導、多部門協同配合、校院兩級管理的課程思政建設運行機制。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統籌推進全校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工作。加強投入保障,將課程思政納入學校“雙一流”建設規劃,每年投入550萬元經費用于支持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教師培訓、示范推廣等,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發揮學校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平臺優勢,借助校院兩級教學發展網絡,廣覆蓋、常態化、立體化開展教師培訓,著力提升每一位教師的政治理論功底和知識素養。完善評價機制,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和教學效果作為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內容;在教學獎、教材獎等各類成果表彰獎勵中,突出課程思政要求,加大對優秀成果的支持力度;在各級各類教研教改項目立項中支持課程思政類選題研究。
“四大計劃”完善課程體系。實施思政課程“領道”計劃,強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雙輪驅動,打造具有學校特色的“熱點透視”“歷史重現”“粵美中國”等課堂,增強思政課程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實施公共課程“聞道”計劃,充分挖掘公共課程的德育內涵,強化育人導向,讓公共課程成為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渠道。實施專業課程“同道”計劃,結合專業育人要求和特點,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資源,將其滲透、貫穿到專業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如“工程地質”課程結合我國“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講解國家戰略發展對土木工程人才的新需求。實施實踐研習“悟道”計劃,以“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嶺南追夢”實踐研習、“感恩社會”服務研習等為著力點,引導學生深入社會讀萬卷書、躬行實踐問國家事,做到“知”“信”“行”的真正統一。
“五大機制”深化改革創新。創新“目標同向”機制,在本科綜合培養方案中明確課程思政要求,明確所有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材建設體現課程思政內容,讓每門課程都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立項建設本科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54門,覆蓋全校所有專業,3門課程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創新“師資共享”機制,開展教師院際雙聘、校企雙聘、校際雙聘等改革,鼓勵專業課教師上思政課,思政課教師結合專業課講思政,打造一支專兼結合、學術精湛、數量充足的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創新“資源共享”機制,建設包括國家級線上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等在內的一大批精品線上教學資源,支持教師通過開展交流研討、現場培訓、“兩微一端”等途徑,分享課程思政教學經驗,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創新“平臺共享”機制,實施“名企實習計劃”,將407個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建設成為課程思政實踐的重要載體,豐富實踐教學案例資源。創新“內容同步”機制,支持教師根據重要時事熱點及時優化相關教學內容,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及時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國家和地方“十四五”發展規劃等內容,引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學好本領,報效國家、服務社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