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開始,2014年研究生筆試將正式拉開帷幕。作為考研大軍歷來必爭之地,報考北京地區高校的考生一直在增長,然而2014年卻首次出現下降,比上一年度減少了2萬余人。分析稱,就業不景氣、出國留學、自費政策等都會導致考生數量減少,但作為考研族的另一大群體,非應屆生的考研熱度仍然不減。
北京考生首次出現下降
據教育部消息,1月4日、5日、6日三天,2014年研考正式開考。隨著考研日程的推進,新一輪的考研大軍即將啟程。
作為考研大軍歷來必爭之地,北京地區每年吸引了全國約15%的考生報考,因此報考北京地區的考研人數也連年攀升。然而,北京教育考試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京考報名人數為24.99萬人,較上一年度的27.34萬人降幅約為7.85%,這也是近年來首次下降。
“從北京地區公布的情況來看,明年考研規模將不會有大的增長。”考研專家告訴記者,造成報考北京地區研究生人數下降的原因,歸結起來有四方面:有了出國、考公務員等多元化選擇,應屆生考研被分流;北京地區競爭壓力大,考生為避之而轉報其他地區;研究生就業預期低,使得讀研價值遭到懷疑;研究生即將全面自費,打壓了考生報考積極性。
非應屆生比例緩慢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幾年的研究生報考中,應屆生占據的主導地位正遭受挑戰。以北京地區為例,2014年非應屆生報考比例再創新高,達41.4%,而在2012年和2013年,這一比例分別為39.3%、40.2%。
為了讓考研的大門向更多人開放,教育部在今年發布的考研新政中,首次取消了“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的限制條件。對此,北京語言大學研招辦主任顏偉認為,非應屆報考人數的增加不僅和取消年齡限制有關,而且和就業有關。時下,工作崗位對求職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對文憑有要求,更看重學到的知識。
除此之外,記者了解到,另有越來越多的“二戰”或者“N戰”考生加入到應屆生考研隊伍中,而“名校情結”多為這些考生選擇屢敗屢戰的主要原因。
專業碩士日漸受到認可
從北京市發布的2014研究生專業招生類別來看,自2010年開始專業碩士招生以來,專業碩士的比重增加得比較明顯,這說明專業碩士正越來越受到考生認可。2014年,專碩占比38.3%,從2010-2013年,專碩占比分別為14.3%、20.6%、26.7%、33.2%。
“教育部曾提出,預計在2015年使得學術碩士與專業碩士的招生比例達到1:1,但從目前來看,專業碩士的比例增長雖然比較明顯,但與當初的預期還是有一些差距。”考研專家分析稱,目前的專業碩士主要集中在金融、翻譯、法律、工商管理等領域,而這些正是市場需求大、就業比較好的專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