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愛迪生在發明電燈之前做了兩千多實驗,有個年輕的記者曾經問他為什么遭遇這么多次失敗。愛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沒有失敗。我發明了電燈。這只是一段經歷了兩千步的歷程。”愛迪生之所以說“我一次都沒有失敗”,是因為他把每一次實驗都看作
A.認識中所獲得的相對真理 B.整個實踐過程中的一部分 C.對事物規律的正確反映 D.實踐中可以忽略不計的偶然挫折
2.俄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普列漢諾夫說,絕不會有人去組織一個“月食黨”以促進或阻止月食的到來,但要進行社會革命就必須組織革命黨,這是因為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有所不同,它是
A.不具有重復性的客觀規律 B.由多數人的意志決定的 C.通過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實現的 D.比自然規律更易于認識的規律
3.社會生產是連續不斷進行的,這種連續不斷重復的生產就是再生產。每次經濟危機發生期間,總有許多企業或因產品積壓、或因訂單缺乏等致使其無法繼續進行再生產而被迫倒閉。那些因產品積壓而倒閉的企業主要是由于無法實現其生產過程中的
A.勞動補償 B.價值補償 C.實物補嘗 D.增殖補償
4.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資本主義相比,當代資本主義在許多方面已經并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正確分析這些新變化發生的原因,有利于我們科學而全面地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導致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發生的根本推動力量是
A.改良主義政黨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革 B.工人階級爭取自身權利的斗爭 C.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 D.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資本主義的影響
5.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過十四大到十八屆三中全會20多年的實踐,黨對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有了新的科學定位,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
A.輔助性作用 B.決定性作用 C.基礎性作用 D.補充性作用
6.改革開放以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和人民代表大會的工作得到不斷推進。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
A.實行差額選舉 B.按黨派分配名額 C.按單位分配名額 D.實行等額選舉
7.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是社會生產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據是
A.生產要素可以轉化為生產力 B.我國社會存在著生產要素的多種所有制 C.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按勞分的補充 D.生產要素是價值的源泉
8.文化強則中國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其關鍵是
A.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B.發展新型文化業態 C.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D.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9.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他在該刊發刊詞中宣稱,“蓋改造青年之思想,輔導青年之修養,為本志之天職。批評時政,非其旨也。”此時陳獨秀把主要注意力傾注于思想變革的原因是
A.他認為批評時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B.他對資本階級民主主義產生了懷疑 C.他對政治問題不感興趣 D.他認定改造國民性是政治變革的前提
10.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新三民主義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義的政綱
A.同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基本一致 B.把斗爭的矛頭直接指向北洋軍閥 C.體現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 D.把民主主義概括為“平均地權”
11.1930年1月,毛澤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寫道:“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到來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這段話是針對當時黨內和紅軍中存在的
A.“在全國范圍內先爭取群眾后建立政權”的理論 B.“御敵于國門之外”的主張 C.“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 D.“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的設想
12.“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沾染灰塵的,也應該打掃和洗滌。”這段話形象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歷形成的
A.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 B.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C.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作風 D.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
1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的基本內涵,它們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構成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論體系。其中,公平正義是
A.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 B.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 C.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D.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
14.近年來,從“彭宇案”掀起的軒然大波,到“扶老被誣傷老,好人敗訴賠錢”等事件的一再發生,使歷來推崇“助人為樂”的國人遭遇考驗。2013年8月1日,《深圳特區救助人權益保護規定》的正式實施,填補了國內公民救助行為立法的空白。為此,有媒體撰文《“好人法”釋放道德正能量》,認為該規定無疑會釋放出挺好人、做好人的正能量,對社會風氣的凈化不無益處。法律之所以能釋放道德正能量,是因為
A.法律是道德的歸宿 B.法律是道德的基礎 C.活動是道德的前提 D.法律是道德的支撐
15.黨群關系,關乎黨和國家的存亡大計。為了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中共中央部署并在全黨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是
A.建設學習型黨組識 B.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C.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D.為民務實清廉
16.2013年6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會晤時,將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概括為
A.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友好伙伴、相互尊重 B.加強對話、增加互信、發展合作、管控分歧 C.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 D.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密切協作、相互支持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